字好书
寄徐拾遗

《寄徐拾遗》

时间: 2025-04-30 21:37:51

诗句

长竿一系白龙吟,谁和驺虞发素琴。

野客碧云魂易断,

故人芳草梦难寻。

天从补后星辰稳,海自潮来岛屿深。

好向明庭拾遗事,莫教玄豹老泉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51

原文展示:

寄徐拾遗 谭用之 〔唐代〕 长竿一系白龙吟,谁和驺虞发素琴。野客碧云魂易断,故人芳草梦难寻。天从补后星辰稳,海自潮来岛屿深。好向明庭拾遗事,莫教玄豹老泉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用一根长竿系住白龙吟唱,谁能与我一同弹奏那素琴。山野之人的碧云之魂容易断绝,故人的芳草之梦难以追寻。天空修补之后星辰稳定,海洋随着潮汐岛屿变得更加深邃。最好在明亮的庭院中收集遗失的事迹,不要让那隐居的玄豹老死在泉林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竿一系:比喻用一种方式或手段。
  • 白龙吟: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驺虞: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 素琴:没有装饰的琴,指朴素的音乐。
  • 野客:指隐士或山野之人。
  • 碧云魂:指隐士的高洁情怀。
  • 故人:旧友。
  • 芳草梦:比喻美好的回忆或理想。
  • 天从补后:指天空修补之后,比喻社会秩序恢复。
  • 星辰稳:星辰稳定,比喻社会安定。
  • 海自潮来:海洋随着潮汐变化。
  • 岛屿深:岛屿变得更加深邃,比喻事物变得更加复杂。
  • 明庭:明亮的庭院,指朝廷或政府。
  • 拾遗事:收集遗失的事迹或文献。
  • 玄豹:隐居的豹子,比喻隐士。
  • 老泉林:老死在山林之中。

典故解析:

  • 白龙吟:出自《楚辞·九歌·湘君》,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驺虞:出自《山海经》,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 玄豹:出自《庄子·秋水》,比喻隐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用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此诗可能是谭用之寄给徐拾遗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谭用之与徐拾遗分别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期待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长竿一系白龙吟”和“谁和驺虞发素琴”两句,以高雅的音乐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野客碧云魂易断,故人芳草梦难寻”则进一步以隐士的高洁情怀和美好的回忆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后两句“天从补后星辰稳,海自潮来岛屿深”则通过天空和海洋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期待和对事物复杂性的认识。最后两句“好向明庭拾遗事,莫教玄豹老泉林”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竿一系白龙吟”:以长竿系住白龙吟唱,比喻用一种方式或手段表达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谁和驺虞发素琴”:谁能与我一同弹奏那素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高雅音乐的向往。
  • “野客碧云魂易断”:山野之人的碧云之魂容易断绝,比喻隐士的高洁情怀难以持久。
  • “故人芳草梦难寻”:故人的芳草之梦难以追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
  • “天从补后星辰稳”:天空修补之后星辰稳定,比喻社会秩序恢复和社会安定。
  • “海自潮来岛屿深”:海洋随着潮汐岛屿变得更加深邃,比喻事物变得更加复杂。
  • “好向明庭拾遗事”:最好在明亮的庭院中收集遗失的事迹或文献,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 “莫教玄豹老泉林”:不要让那隐居的玄豹老死在泉林之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竿一系白龙吟”和“海自潮来岛屿深”,通过比喻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拟人:如“天从补后星辰稳”,将天空拟人化,赋予其修补和稳定的能力。
  • 对仗:如“野客碧云魂易断,故人芳草梦难寻”,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期待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龙吟: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驺虞:高雅的音乐。
  • 素琴:朴素的音乐。
  • 碧云魂:隐士的高洁情怀。
  • 芳草梦:美好的回忆或理想。
  • 星辰稳:社会安定。
  • 岛屿深:事物变得更加复杂。
  • 明庭:朝廷或政府。
  • 玄豹:隐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竿一系白龙吟”中的“白龙吟”比喻什么? A. 高雅的音乐 B. 隐士的生活 C. 美好的回忆
  2. 诗中“野客碧云魂易断”中的“碧云魂”指什么? A. 隐士的高洁情怀 B. 友人的思念 C. 美好的回忆
  3. 诗中“好向明庭拾遗事”中的“明庭”指什么? A. 朝廷或政府 B. 隐士的居所 C. 友人的家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期待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谭用之的《寄徐拾遗》: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谭用之的诗则更加注重社会意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谭用之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谭用之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元质 其二 泛舟呈元质照老 其二 偶成 其九 七月十六日离鄂渚 浴罢 挽张主簿 挽秦国夫人 舟中夜读蟠舟诗 送史唐英二首 其二 丰都驿呈任子厚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族聚 包含轨的成语 区区之见 革字旁的字 拘儒之论 末作之民 白发偕老 神笔 黍字旁的字 横恶 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包含锣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得不补失 柙板 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敢想敢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