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29
作者: 赵沨 〔金朝〕
儒宫宜地僻,竟日有馀清。
殿古碑仍在,庭空草自生。
风高时脱木,云重欲摧城。
客兴巳消洒,秋堂更雨声。
这座儒学的宫殿地处偏僻,整天保持着一片宁静。古老的殿宇和碑刻依然屹立,而庭院里却是杂草丛生。风一阵一阵地吹来,树木在风中摇摆,厚重的云层似乎要把城池压垮。来访者的兴致已经消散,秋天的堂前更是听得见雨声。
作者介绍: 赵沨,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以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文环境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赵沨游览良乡县学时,表现出对古代书院的感慨,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当下环境的感伤。
这首《过良乡县学》通过描绘一个偏僻的儒学场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儒学的环境,宁静中流露出一丝萧条。古老的殿宇与碑刻在时间的流逝中依旧存在,但庭院里的杂草却象征着无人问津的凋零。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风云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荒凉感,风高时树木摇摆,云层沉重,似乎在暗示着环境的凋敝与人事的无常。最后两句,诗人自我反思,感受到已无兴致的孤独,伴随着秋雨声,更加显得凄凉。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一种对比,古老的文化与现实的荒凉,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书院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日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引发了对人事无常的哲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B. 对现代生活的赞美
C. 对自然风光的描写
“风高时脱木”中的“脱木”指的是什么?
A. 树木被风吹落的状态
B. 树木的生长
C. 树木的枯萎
诗中提到的“云重欲摧城”暗示了什么?
A. 大雨将至
B. 城市的繁华
C. 风和云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赵沨的《过良乡县学》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涉及自然景色和人内心的感受,但赵沨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哀叹,而王维则展现出一种安宁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