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水移舟

《三水移舟》

时间: 2025-05-04 03:31:05

诗句

挂帆鼓枻过前洲,草色侵篷漾碧流。

树罩轻烟春澹荡,波涵返照晚夷犹。

娱生未遂江鸥愿,阅世空勤漆室忧。

举目萧条村舍寂,几曾牛背稳于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05

原文展示:

三水移舟
黄公辅 〔明代〕

挂帆鼓枻过前洲,
草色侵篷漾碧流。
树罩轻烟春澹荡,
波涵返照晚夷犹。
娱生未遂江鸥愿,
阅世空勤漆室忧。
举目萧条村舍寂,
几曾牛背稳于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水上航行的情景。扬起帆,划动桨,经过前方的洲岛,草色映入船篷,碧波荡漾。树木笼罩在轻烟之中,春日的气息在荡漾的水面上轻轻摇曳。波光粼粼,映照出晚霞的余晖。心中对江鸥的寄托尚未实现,世事的烦忧如同漆黑的室内,令人感到无奈。举目望去,周围萧条的村舍显得格外寂静,几时我能稳坐牛背,在船上悠然自得?

注释:

  • 挂帆:扬起帆,开始航行。
  • 鼓枻:划动桨。
  • 前洲:指前方的洲岛。
  • 草色侵篷:草色透过帆篷,显得生机盎然。
  • 轻烟春澹荡:春天的轻烟在水面上荡漾。
  • 波涵返照:波光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 娱生未遂:未能实现对江鸥的寄托和理想。
  • 阅世空勤:对世事的关注和努力感到无力。
  • 萧条村舍:村落显得冷清寂静。
  • 牛背稳于舟: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辅(约1520年-1592年),明代诗人,字彦升,号兰亭,晚号五松山人,江苏常熟人。他以诗、文、词、曲俱佳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诗,注重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三水移舟》创作于黄公辅晚年,正值明代中期,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人以水上漂泊的方式,抒发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三水移舟》通过描写水上航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开头几句,诗人用“挂帆鼓枻”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航行图景,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随着船行,草色和碧流交相辉映,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中。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感到内心的沉重。对江鸥的愿望未能实现,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未果,反映出一种无奈和失落。在“阅世空勤漆室忧”中,诗人隐含对世事的无力感,感叹自己虽努力,但仍无法改变命运。

最后两句“举目萧条村舍寂,几曾牛背稳于舟”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渴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一份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挂帆鼓枻过前洲:描写出船只在水上航行的生动场景,表现出一份轻松愉快的心情。
  2. 草色侵篷漾碧流:草色透过船篷映入眼帘,水波荡漾,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3. 树罩轻烟春澹荡:春天的轻烟在水面上荡漾,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
  4. 波涵返照晚夷犹:波光中映射出晚霞的余辉,展现宁静的美好。
  5. 娱生未遂江鸥愿: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未能实现的失落感。
  6. 阅世空勤漆室忧:对世事的关注与努力却感到无奈的忧愁。
  7. 举目萧条村舍寂:望向周围,村庄显得冷清寂静,感到孤独。
  8. 几曾牛背稳于舟:回忆过去的安宁生活,渴望能够获得一份宁静与平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鸥比作理想的象征,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拟人:轻烟、波光等自然景象被赋予了生命,使景象更具动感。
  • 对仗:如“草色侵篷”和“波涵返照”,形成和谐美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无奈的矛盾,透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鸥:象征自由与理想的生活。
  • 草色:代表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 波光:象征宁静与美好。
  • 村舍:代表平静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挂帆鼓枻”是指什么?

    • A. 乘船航行
    • B. 钓鱼
    • C. 骑马
  2. “娱生未遂江鸥愿”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无奈
    • B. 快乐与满足
    • C. 愤怒与不满
  3. 诗中“几曾牛背稳于舟”意指?

    • A. 诗人怀念过去安宁的生活
    • B. 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 C. 诗人对水上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泊船瓜洲》王安石

诗词对比:

  • 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情感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黄公辅的《三水移舟》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倾向于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概论》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黄公辅诗文集》

相关查询

和谢安国求砚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和吴秀才二绝 和吴梦授韵 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绝 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卷 生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茂实英声 怡养 祸起萧墙 包含激的词语有哪些 腹热肠荒 配舂 鬯字旁的字 低低切切 豕字旁的字 钗荆裙布 包含彻的成语 踏飧 霸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