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05
三水移舟
黄公辅 〔明代〕
挂帆鼓枻过前洲,
草色侵篷漾碧流。
树罩轻烟春澹荡,
波涵返照晚夷犹。
娱生未遂江鸥愿,
阅世空勤漆室忧。
举目萧条村舍寂,
几曾牛背稳于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水上航行的情景。扬起帆,划动桨,经过前方的洲岛,草色映入船篷,碧波荡漾。树木笼罩在轻烟之中,春日的气息在荡漾的水面上轻轻摇曳。波光粼粼,映照出晚霞的余晖。心中对江鸥的寄托尚未实现,世事的烦忧如同漆黑的室内,令人感到无奈。举目望去,周围萧条的村舍显得格外寂静,几时我能稳坐牛背,在船上悠然自得?
黄公辅(约1520年-1592年),明代诗人,字彦升,号兰亭,晚号五松山人,江苏常熟人。他以诗、文、词、曲俱佳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诗,注重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
《三水移舟》创作于黄公辅晚年,正值明代中期,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人以水上漂泊的方式,抒发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三水移舟》通过描写水上航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开头几句,诗人用“挂帆鼓枻”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航行图景,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随着船行,草色和碧流交相辉映,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中。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感到内心的沉重。对江鸥的愿望未能实现,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未果,反映出一种无奈和失落。在“阅世空勤漆室忧”中,诗人隐含对世事的无力感,感叹自己虽努力,但仍无法改变命运。
最后两句“举目萧条村舍寂,几曾牛背稳于舟”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渴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一份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无奈的矛盾,透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挂帆鼓枻”是指什么?
“娱生未遂江鸥愿”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几曾牛背稳于舟”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