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9:54
愁剧意模糊。粽子还能益智无。且碾朱砂浮药玉,胡卢。图得闲愁半日逋。醉里惜幽拘。吟罢怀沙日又徂。记得弇州诗句好,非诬。信有人间屈左徒。
愁苦的情绪愈发模糊。粽子究竟能否增进智慧呢?不如将朱砂碾成浮药,胡乱地说。图谋着能在闲愁中逃避半日。醉中对幽静的拘束感到惋惜。吟咏完后,沙日又将过去。记得弇州的诗句好,不是虚妄。相信在世间有屈原那样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士禄(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岂庵,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午日,正值夏季,诗人可能面临个人情感的困扰,通过对粽子的思考与对往昔诗句的怀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南乡子 其二 午日》以愁苦为引子,铺展出一幅充满夏日气息的画面。诗人在午日的阳光下,愁绪渐浓,思绪模糊,借粽子与朱砂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粽子不仅是传统的节日食物,更是一种联系与思念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闲愁”,令人联想到诗人无所事事时的惆怅,仿佛在逃避现实的压力,转而沉醉于对美好事物的吟咏与怀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心境。通过对“幽拘”的惋惜,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我情感的反思,也对生活的局限感到无奈。
最后,提到的屈原则是对理想与坚持的呼唤,尽管生活充满愁苦,但总有人在为理想而奋斗,给予了诗人力量与希望。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时代的思考与追问。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探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在愁苦中寻求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粽子”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思念 C. 财富 D. 健康
“闲愁”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忙碌 B. 无所事事时的愁苦 C. 快乐的心情 D. 生活的乐趣
诗人提到的“屈左徒”指的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