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时间: 2025-05-02 11:04:07

诗句

分皮分随诳盲聋,污却嵩山熊耳峰。

只履携归葱岭去,贼身何处不相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4:07

原文展示:

分皮分随诳盲聋,污却嵩山熊耳峰。只履携归葱岭去,贼身何处不相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失望和对内心追求的反思。诗中提到的“分皮分随”暗指人们的分别和迷失,而“污却嵩山熊耳峰”则象征着对高尚理想的玷污。最后两句则反映了对归属的渴望,强调无论身处何地,内心的贼般欲望始终难以逃避。

注释:

  • 分皮:指剥去外层,象征人们表面的分离和内心的迷惘。
  • 盲聋:形容人们的无知与麻木。
  • 污却:污损,玷污。
  • 嵩山:是中国的名山,象征高尚与理想。
  • 熊耳峰:也是名山,代表着人们追求的精神高地。
  • 葱岭:指的是青葱的山岭,象征着归隐的理想之地。
  • 贼身:暗指人内心的贪欲和欲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智朋,宋代和尚,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佛理影响了后世。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常结合宗教思想与个人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对世间的纷扰和人心的迷失感到深切的忧虑。借助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归宿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深刻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倦怠与对内心追求的探索。开头的“分皮分随”即揭示了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逐渐迷失自我,失去对真理的追求。接下来的“污却嵩山熊耳峰”,则以象征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失落,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无奈。

在“只履携归葱岭去”中,作者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贼身何处不相逢”一句则是对人内心贪欲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无处逃避的痛苦。整首诗在悲伤的基调中透出一丝哲理的思考,鼓励读者反思自我的真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分皮分随:诗人以分皮比喻人们在生活中各自为政,迷失自我。
  2. 诳盲聋:描述人们对于真理的无知和麻木。
  3. 污却嵩山熊耳峰:象征着理想和精神追求被污染的悲哀。
  4. 只履携归葱岭去:表达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5. 贼身何处不相逢:即使选择逃避,也无法摆脱内心的贪欲。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分皮”比喻人心的迷失。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人类内心贪欲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归宿的追求,揭示了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山:象征崇高理想与精神追求。
  • 熊耳峰:代表人们心中理想的追寻。
  • 葱岭:象征宁静与归隐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分皮分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失
    C. 希望
    答案:B

  2. “污却嵩山熊耳峰”中的“污”字意指什么? A. 清澈
    B. 污浊
    C. 美好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葱岭”象征着什么? A. 城市生活
    B. 归隐生活
    C. 战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静夜思》中的思乡情与本诗中的归隐愿望,前者更具个人情感,后者则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相关查询

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 上亭北轩对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华引醉霜月草 可笑口号 蒲氏别墅十咏·鱼池 送王存之 百舌鸟 守居园池杂题 菡萏轩 青山道 明教院 晚至村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大须嫁 澄浆泥 琐墀 玄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三千世界 狐埋狐扬 音字旁的字 山都 左开头的成语 行不贰过 韋字旁的字 月府 包含捽的词语有哪些 耸壑凌霄 瓜字旁的字 包含么的词语有哪些 都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