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14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旅人来到襄阳,已是深秋时节,四周的高城向外展现着广阔的视野。楚山横亘在地平线上,汉水蜿蜒向天际延伸。这里的车马并不是从新地方来,而是昔日的章华台。习惯了这里的风景,回家的路上却满是尘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审言(约 630年-约 700年),字子华,唐代著名诗人,初为宰相李林甫幕僚,后任职于朝廷,参与政务。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登襄阳城》创作于诗人旅途中,表达了对襄阳的留恋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登襄阳城》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襄阳城的壮丽景观,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开篇“旅客三秋至”引出时间的流逝,诗人以旅者的身份,带着一丝淡淡的伤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的“层城四望开”则展现了襄阳城的雄伟和壮阔,四周的自然景色尽收眼底。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进一步加强了诗中自然景观的美感,楚山和汉水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壮丽的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悠久与自然的伟大。“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则通过历史的对比,表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尽管车马繁华依旧,但旧日的辉煌已不再,给人以感慨。
最后两句“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则透露出归途的艰辛,身处异地的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回家的路上满是尘埃,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给整首诗增添了更多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壮丽,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楚山”代表什么?
“归路满尘埃”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章华台”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