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3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0:24
怪槐风动绿鬅鬙,廊外时闻演梵僧。
怊怅无人共樽酒,可怜明月最高层。
怪异的槐树在风中摇动着绿油油的鬅鬙(长发),廊外时常可以听到在诵经的和尚的声音。
感到怅惘的是没有人和我一起饮酒,真可怜那明月高悬在空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贺铸,字承天,号秋水,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擅长写词。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登兴国寺楼》创作于贺铸晚年,时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的变故,诗人常常感受到孤独和思索,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兴国寺为一处风景名胜,诗人在此登楼,抒发自己的感受。
《登兴国寺楼》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怪槐风动绿鬅鬙”塑造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描绘了风吹动槐树的情景,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这个意象也隐喻了生命的变幻和无常。接下来,诗人提到“廊外时闻演梵僧”,这是对宗教氛围的描绘,表明诗人身处一个宁静的环境中。然而,这种宁静并不能掩盖他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怊怅无人共樽酒”,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无人与之共饮,使得这份快乐显得无比苍白。最后一句“可怜明月最高层”更是将孤独推向了极致,明月高悬,不禁让人联想到孤独者的情感,明月虽然美丽,却也显得遥不可及,似乎在映衬诗人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贺铸对人生的思考,对孤独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敏感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怪槐”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到怅然的原因是什么?
“可怜明月最高层”中,明月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的《登兴国寺楼》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有对月亮的描写,前者强调孤独和渴望,后者则更多地表现洒脱与豪放。两者通过对月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