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1:11
晚雨凄微叶未斑,小亭非但揖西山。
船行半山青蒲末,塔立参排杂树间。
了事儿痴妨剧醉,澹阴天气合清閒。
幽居不与红尘隔,退食何能一往还。
傍晚的雨细细的飘落,树叶尚未斑驳,小亭子并不仅仅是向西山致意。
小船在半山腰的青色蒲草旁行驶,塔楼在参差错落的杂树之间伫立。
为了了却事情而痴迷,反而妨碍了痛快的醉意,阴沉的天气让人倍感清闲。
幽静的居所并不与红尘隔绝,而我退去饮食后又怎能再回到繁华之中?
“红尘”出自佛教,指世俗的纷扰与诱惑。诗中提到的“幽居”与“红尘”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韶,号东篱,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隐居山水中的时候,反映了他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词创作的社会环境也是宋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一种表现。
《野芳亭写望》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身处自然环境中的宁静心境。诗的开头“晚雨凄微叶未斑”以细腻的雨景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小亭不仅仅是一个休憩的地方,它是与自然对话的空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西山的敬意与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船行半山青蒲末”描绘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船只在青色的蒲草旁轻轻漂流,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塔楼在树林间的错落有致,也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仿佛在告诉读者,这里是一个人间仙境。
“了事儿痴妨剧醉”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甚至有些无奈。心中所思所想,反而影响了他对生活的享受。在“澹阴天气合清閒”中,阴天虽然看似沉闷,却让人感到一种清幽的安宁。
最后一句“幽居不与红尘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无奈,虽然身处幽静的环境,但内心仍然难以摆脱世俗的纷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感受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清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反思,突显出一种隐逸的思想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小亭”是用来做什么的?
A. 观景
B. 休息
C. 向西山致敬
D. 以上皆是
“澹阴天气”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A. 压抑
B. 清闲
C. 忧愁
D. 无聊
诗中“红尘”指代什么?
A. 乡村生活
B. 世俗的繁华
C. 田园风光
D. 自然景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