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1:56
善人所至处,凤仪气芝兰。
同德自相求,肯因休显看。
后来世道交,祗趋势与官。
廉颇共翟公,雅抱常自宽。
在善人所在的地方,仿佛有凤的仪态和芝兰的气息。
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彼此寻求,何必因为闲暇而显得孤寂。
后来社会风气交错,只有趋附权贵的人才被重视。
廉颇与翟公的高雅情怀,始终保持着宽广的胸襟。
张镃,字希庵,号秋水,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常常关注人际关系与社会伦理。
《杂兴》写于张镃对社会风气感到失望的时候,诗中反映出他对善人和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以及对当时趋附权贵现象的不满。
《杂兴》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及社会风气的观察与思考。首句“善人所至处,凤仪气芝兰”描绘了理想社会中善良之人的美好形象,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同德自相求”则传达了志同道合者之间自然会相互扶持的思想,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
然而,作者对社会的现实情况表现出无奈与失望,尤其是“后来世道交,祗趋势与官”。在这里,张镃对权贵的追逐表达了批评,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冷漠。最后,通过对廉颇与翟公的提及,作者希望强调高尚情操与宽广胸怀的重要性,传递出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然简短,但哲理深邃,既有对理想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能体悟到深刻的社会思考。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同时批判了现实社会中对权势的追逐,强调了宽广的胸襟与高尚的情操。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传达出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善人所至处”中的“善人”指的是?
A. 有德行的人
B. 有权势的人
C. 一般人
“同德自相求”的意思是?
A. 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相互帮助
B. 每个人都应该自求多福
C. 大家都在追求权势
“世道交,祗趋势与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社会风气的赞美
B. 对权势的蔑视与批判
C. 对人际关系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