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9:27
原文展示:
好事近 曹组 〔宋代〕
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江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肠断几回山路,恨无人攀折。
白话文翻译:
在茅草屋和竹篱笆的旁边,麻雀在晚上的树枝上叫着。一阵淡淡的香气飘来,已经难以忍受的忧愁。江南因为得到了土地所以先开花,不需要等到下雪。心碎了多少次在山路上,遗憾没有人来采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组,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江南得地故先开”一句,可能暗指诗人对江南的向往,或是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孤独和忧愁。诗中“茅舍竹篱边”和“雀噪晚枝时节”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凄凉的乡村景象,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基调。“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暗香与愁绝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江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可能暗含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现实的残酷使得这种向往变得遥不可及。最后两句“肠断几回山路,恨无人攀折”则是对孤独和遗憾的深刻表达,山路象征着艰难的人生旅途,无人攀折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人理解的痛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深沉的孤独和忧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现实的残酷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茅舍竹篱边”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城市 B. 简朴的乡村 C. 荒凉的山野 D. 热闹的市场 答案:B
“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中的“暗香”可能指什么? A. 花香 B. 食物的香味 C. 书香 D. 酒香 答案:A
诗中“江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可能暗指什么? A. 江南的繁荣 B. 诗人对江南的向往 C. 江南的寒冷 D. 江南的战争 答案:B
“肠断几回山路,恨无人攀折”中的“山路”象征着什么? A. 平坦的道路 B. 艰难的人生旅途 C. 美丽的风景 D. 热闹的市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