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0:05
《婆罗门引》
作者:汪东
芳华易尽,个人不语倚雕栊。情伤事,与春空。
夜月惊乌啼碎,寥落古吴宫。望层台高树,泪眼朦胧。
期欢再逢。万里隔,此心同。
别有亭亭倩影,荷绽新红。
斜簪欹佩,似含恨遥立碧波中。
应自悔迟嫁东风。
芳华容易消逝,我独自倚靠在雕花的栏杆上默默无语。情感的伤痛,像春天一样空虚。
夜晚的月亮惊动了乌鸦的啼叫,古老的吴宫显得寥落。望着高高的台楼和高大的树木,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
期待着再次相逢,虽然相隔万里,但我的心却依旧相同。
别有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荷花悄然绽放着新红。
她斜插着簪子,佩戴着饰品,似乎含着怨恨遥遥地立在碧波之中。
应该自悔当初没能及时嫁给东风。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婆罗门引》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错过爱情的惋惜。
《婆罗门引》是汪东的一首情感细腻的抒情诗,整首诗充满了对青春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开篇便描绘了青春易逝的无奈,诗人独自倚靠在雕花的栏杆上,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伤感。接着,诗中提到“夜月惊乌啼碎”,不仅展现了宁静的夜晚被打破的瞬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对古吴宫的描写,带有历史的沉重感,令人想起过去的繁华与落寞。当诗人展望“层台高树”时,泪眼朦胧,既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亭亭倩影”与“荷绽新红”的意象,展现了美人的清丽与生命的希望,似乎在暗示爱情的美好与脆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汪东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和青春的共同感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内心的挣扎与对幸福的渴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围绕着青春易逝与爱情的渴望,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错过爱情的惋惜。
诗中“芳华易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青春短暂的感慨
C. 对生活的满意
答案:B
“夜月惊乌啼碎”中的“乌”指的是什么?
A. 乌鸦
B. 乌云
C. 乌龙
答案:A
诗中提到的“亭亭倩影”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繁茂的树木
C. 远方的山峰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