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21:15
仰首座求钝庵诗
钝庵来问钝何如,
真个能参钝也无?
掘井及泉那用巧,
磨砖作镜未为愚。
先师钵袋当传後,
上座蒲团莫负渠。
我亦年来念休歇,
约君同作钝工夫。
有位钝庵的朋友来问我,
你说的“钝”究竟是什么?
挖井和泉水何必太聪明,
磨砖做镜子也不算愚蠢。
我们的先师钵袋应该传给后代,
你在蒲团上可不要辜负他。
我也在这几年里想要休息,
约你一起修行这份“钝”的功夫。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方的战乱及南方的动荡,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国家命运,风格豪放而细腻。
《仰首座求钝庵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修行有所体悟之时。诗中表现了他对“钝”的理解和追求,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淡泊和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方式,语言简练却蕴含深意。诗中反复提到“钝”,不仅是对心境的描述,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陆游通过对“钝”的探讨,揭示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种简单和自然的态度的重要性。诗的开头以问句引入,营造出一种对话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感。接着,诗人用“掘井及泉”与“磨砖作镜”的比喻,强调了追求技巧和聪明的无用,传达出一种“无为而治”的智慧。
在后半部分,陆游提到“先师钵袋”,表明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愿望。同时,他还希望同行者能够在修行中不负先师的教诲。最后一句“我亦年来念休歇,约君同作钝工夫”则展现出一种温和的邀请,表达了诗人对同伴共修的期待,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修行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钝”的理解,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修行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它强调了简朴和自然的重要性,反映了陆游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中“钝庵”指的是:
“磨砖作镜”在诗中比喻的是:
诗人希望和朋友一起:
陆游的《仰首座求钝庵诗》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陆游更侧重于对“钝”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以自然景色传达心境的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