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9:15
醉桃源 其二
作者: 饶宗颐 〔近代〕
天长不见雁平沙。
寒原三两家。
暮云远路去如蛇。
春风催鬓华。
非楚舞忆吴娃。
半空赪片霞。
水回山绕驿烟斜。
黄昏栖悄鸦。
天长时间不见雁在平沙上飞过。
寒冷的原野上只有三两户人家。
暮色中的云彩,远远地如蛇般蜿蜒而去。
春风催促着我的白发。
不是楚国的舞蹈,而是怀念吴国的美人。
天空中飘荡着红色的霞光。
流水环绕着山,烟雾在驿站旁斜斜飘散。
黄昏时分,鸦鸟静静栖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饶宗颐(1917-2018),字宗颐,号惟舫,祖籍广东,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和美术家。他以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尤其在古代文学和艺术方面有显著贡献。
创作背景: 《醉桃源 其二》写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与怀旧,表达对故土和往事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缅怀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开篇的“天长不见雁平沙”设定了一种孤寂的氛围,雁群的缺席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接着“寒原三两家”进一步描绘了荒凉的乡村景象,给人一种冷清的感受。
随着“暮云远路去如蛇”的比喻,诗人将时间与空间连接起来,云似蛇般蜿蜒而去,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流逝。在春风的催促下,诗人感受到白发的增添,表达出对于年华易逝的无奈与伤感。
诗中提到的“非楚舞忆吴娃”则是一种文化的追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几句通过描绘黄昏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意境,似乎在静待时间带来的改变。
整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使人引发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暮云远路去如蛇”中的“如蛇”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非楚舞忆吴娃”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醉桃源 其二》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静夜思》则更多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