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4:18
玉楼春 其十七
——赵尊岳
流莺啼处金丝软。春似画图新渲染。
泥香消得燕衔忙,花亸恰如人醉浅。
楼台夕照闻歌管。拾翠归来浑未晚。
晚风无绪不知愁,款款兰衾嫞自展。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美好的景象。流莺在金丝般柔软的地方啼叫,春天就像新绘制的画图,鲜艳而生动。泥土的芳香散去,燕子忙着衔泥筑巢,花朵开得正好,仿佛人喝醉了一般,轻轻荡漾。楼台在夕阳下辉映,传来悠扬的歌声,拾翠归来的时候似乎还不算晚。晚风吹来,心中无所牵挂,不知何为愁苦,轻轻展开的兰衾自有一番温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景、燕子筑巢等意象,体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作者介绍:
赵尊岳(约1860-1920),字梦阮,号白华,江苏常州人,近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词风格多变,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与当时的现实主义潮流相符合。
创作背景:
《玉楼春 其十七》创作于赵尊岳的晚年时期,正值近代社会变革之际,作者通过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本诗以春天的温柔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流莺鸣叫、燕子衔泥、花朵绽放的画面,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开头两句通过流莺的啼鸣和春天的色彩,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描绘了燕子忙碌的身影和花朵的开放,表现出春天的繁忙与活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的感受,夕阳下的楼台、悠扬的歌声,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晚风的轻拂,带来了一种无所牵挂的宁静,最终在兰衾的温暖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以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存状态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在春天的景色中体悟到的生活哲理,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一种?
诗人如何形容春天的景象?
诗中“兰衾”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