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0:41
玉楼春
作者: 刘敏中 〔元代〕
野亭正在溪山际。
溪泻寒声山滴翠。
望君不见奈君何,
好景满前谁与对。
尽心王事君应瘁,
暂息可能无少遂。
天开酒禁已多时,
却甚不来同一醉。
在溪水与山峦交接的地方,有一座野亭。溪水奔流发出寒冷的声音,山中绿意盎然。我望着你,却无法见到你,该如何是好?眼前美丽的景色,谁能与我分享呢?我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效力,你应该感到疲惫。暂时休息一下,可能也无济于事。酒禁已经解除很久了,为什么你还不来与我同醉一场?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诗中表现出的对国家奉献的情感和对友人思念的主题在古诗文中常见,反映了士人对国家和朋友的情谊。
作者介绍:刘敏中是元代的著名诗人,以词作闻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身处于国家动乱和个人情感交织的环境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朋友的思念。
《玉楼春》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开篇描绘了野亭与溪山的和谐美景,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情感的转折开始显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发强烈,面对美丽的景色,感到孤独与无奈。此时,诗人的心情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友人陪伴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提到全心全意为国效力,表现出一种责任感与无奈。这一层情感的交织,使得全诗在轻松的表面下,暗藏了沉重的思考。最后,提到酒禁已久,渴望与友人共饮,进一步深化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力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更蕴含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社会环境的关注,显示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广阔的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士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
“尽心王事”中的“王事”指的是?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作品相比,刘敏中的诗更强调对国家的责任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个人情感与内心的挣扎。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