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昆仑》

时间: 2025-05-05 23:40:48

诗句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0:48

原文展示: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横空出世的昆仑山,作者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人间春色的感慨。玉龙飞起,仿佛三百万条飞舞的龙,搅动得宇宙寒冷彻底。在夏日的消融中,江河泛滥,众生或成为鱼鳖。千秋的功过,是谁能来评说?如今我认为昆仑山不需要这样高,也不需要这么多的雪。如何才能用天剑将其裁为三段?一段留给欧洲,一段赠予美国,一段还给东方的国家。希望世界和平,大家同享这份温暖与凉爽。

注释:

  • 横空出世:直指天际,形容气势磅礴。
  • 莽昆仑:指高大雄伟的昆仑山。
  • 玉龙三百万:比喻雪山的壮丽景象。
  • 周天寒彻:形容宇宙寒冷彻底。
  • 千秋功罪:指历史上许多人的功与过。
  • 倚天抽宝剑:比喻决心和力量。
  • 三截:指将昆仑山分成三部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词常以豪放激昂、气势磅礴著称,表现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高屋建瓴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面临着重建和发展的重大挑战。毛泽东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通过昆仑的壮丽景观,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和平世界的期盼。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国家和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开篇的“横空出世,莽昆仑”,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同时也象征着中国的崛起。接下来的“飞起玉龙三百万”通过夸张的手法,突显了昆仑山的巍峨与宏伟,同时带出了作者对历史的沉重思考。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这句话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与评判的困难,显露出作者对历史的深邃理解。特别是后面的“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里的“倚天剑”不仅是对武器的隐喻,更象征着对未来的掌控与希望。毛泽东希望通过将昆仑山裁分,象征性地表达出对世界和平与合作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融合了壮丽与豪情,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横空出世,莽昆仑:形容昆仑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2. 阅尽人间春色:经历了人间的美好与繁华。
  3. 飞起玉龙三百万:夸张的手法,形容雪山的壮观。
  4. 搅得周天寒彻:宇宙因之而冷清。
  5.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夏季的冰雪融化导致江河泛滥。
  6. 人或为鱼鳖:形容人们在洪水中无助的状态。
  7.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历史的功过难以评判。
  8.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表达对昆仑的看法,认为其不必如此高大。
  9.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希望用力量来改变现状。
  10.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将昆仑山分为三部分,象征对各国的情感寄托。
  11.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呼唤世界和平,表达对人类的共同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昆仑山比作高耸的神山,玉龙比作雪山的形态。
  • 夸张:使用“飞起玉龙三百万”来增强视觉冲击。
  • 对仗:如“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昆仑山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呼吁世界和平与合作,传达出一种壮志凌云的豪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仑:象征中国的伟大与崇高。
  • 玉龙:雪的象征,代表纯洁与壮丽。
  • 倚天剑:象征权力与希望。
  • 三截:象征对世界的分配与合作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横空出世”指的是什么?

    • A. 昆仑山的高大
    • B. 人的奋斗
    • C. 历史的评价
  2.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的无奈
    • B. 对功过的清晰认识
    • C. 对未来的期待
  3. “安得倚天抽宝剑”中的“宝剑”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与希望
    • C. 知识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北戴河》:同样表达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 《长征》:展现了伟大事业的艰辛与壮丽。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念奴娇·昆仑》:两者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望,但风格上有所不同,《登高》更多的是感伤,而《念奴娇·昆仑》则展现出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毛泽东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现代诗歌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入山晓行 伏日同伯兄眉庵松茨消暑 藤道 幽人 晚步溪上 送倪汝敬谪官宜山 阮郎归 隋柳 采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换结尾的成语 珠零锦粲 秋玉 殊庭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懿绩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秃宝盖的字 近亲繁殖 言字旁的字 壸浆箪食 齐头并进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中流一壸 谪命 赤字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鼻青眼乌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