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6:39
念奴娇·井冈山
毛泽东 〔现代〕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这首词描绘了井冈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参天的树木在千里之外,仿佛飞向南天的奇峰。重回故地,眼前所见多了许多楼台亭阁。站在五井碑前,黄洋界的车子飞速行驶。江山如画,古时的云海如今也显得苍翠。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世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当年烽火连天,经历九死一生的艰难。如今,只有豪情万丈,明月高挂天际,风雷阵阵。一声鸡鸣,万物的烟云也随之消散。
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及文学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常常表现出革命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豪放激昂。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1958年,毛泽东重游井冈山,回顾革命历史,感慨国家的变化与发展,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的信心。
《念奴娇·井冈山》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壮丽景色的词作,展现了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深刻思考。在开篇,诗人以“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描绘了井冈山的雄伟景色,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革命的气势。接着,诗人对故地的重游感到欣慰,但同时也意识到历史的变迁,楼台亭阁的增多象征着现代化的进步。
诗中“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一句,体现了历史的迅速变迁,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情和革命后的新生活的来临。接下来的“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则将诗人对革命艰苦岁月的回忆与当下的安宁对比,展现了他对革命先烈的敬意以及对现状的珍惜。
全诗的结尾,随着“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交融,给人以希望与宁静的感受。整体上,诗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展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情怀与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词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江山如画”)、对仗(“车子飞如跃”与“万怪烟消云落”)、排比等,增强了诗的气势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井冈山的描绘,表达了对革命历史的回顾与对新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不屈的革命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百里”是形容什么?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风雷磅礴”所传达的意象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