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项羽庙三首之二

《题项羽庙三首之二》

时间: 2025-07-27 08:04:47

诗句

楚都陈迹久灰埃,一曲虞兮尚寄哀。

不作偷生渡江计,可须千里更西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4:47

原文展示:

楚都陈迹久灰埃,一曲虞兮尚寄哀。不作偷生渡江计,可须千里更西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楚国都城的遗迹早已被尘埃覆盖,唯有那首《虞美人》曲调仍在传唱,令人感到无尽的哀伤。我不会做那偷生渡江的计划,必须要千里之外再西行。

注释:

  • 楚都:指楚国的都城,历史上有多个地点,最著名的是寿春和江陵。
  • 陈迹:指遗迹、残存的痕迹。
  • 灰埃:指尘土,形容已经被时光覆盖。
  • 虞兮:出自《虞美人》曲,是楚汉相争时期的悲歌,表现对国家和亡友的哀悼。
  • 偷生渡江计:指为了生存而采取的逃避策略。
  • 千里更西来:指要走很远的路,可能暗示追寻理想或回归故土的决心。

典故解析:

  • 虞美人:是古代楚国的一位美女,后成为哀歌的象征。诗中提到的“虞兮”正是对她及其故事的追忆,暗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失去的哀伤。
  • 项羽:楚汉战争中的重要人物,因其悲壮的命运而被后人所铭记,诗中表达了对其壮志未酬的同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1125),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丰富而闻名,尤其擅长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历史背景复杂,国家动荡不安,贺铸通过对项羽的追忆,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而著称。首句“楚都陈迹久灰埃”,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楚国的衰落,隐喻着历史的无情和英雄的无奈。接下来的“虞兮”则引发了对往昔的深切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拒绝“偷生渡江计”的选择,表现了他对理想的坚守,宁愿踏上漫长的寻求之路,也不愿意屈从于现实的苟且。这种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尤为珍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壮与坚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楚都陈迹久灰埃”:描绘楚国都城的遗迹已经被时间覆盖,传达历史的沧桑。
    • “一曲虞兮尚寄哀”:提到《虞美人》的曲调,表达对过去的哀悼。
    • “不作偷生渡江计”:强调不愿意选择卑微的生存方式。
    • “可须千里更西来”:表达追求理想的决心,暗示即使需要付出艰辛也在所不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陈迹”与“灰埃”,“虞兮”与“寄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曲调仍在传唱”,将历史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感受到历史的共鸣。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理想的坚守,表现出一种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不屈的勇气和追求。

意象分析:

  • 楚都:象征衰落的国家和未实现的理想。
  • 虞兮:象征对失去的哀悼及对过往的追忆。
  • 千里:象征追求理想的艰难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楚都陈迹”中的“陈迹”是什么意思? A. 传说
    B. 遗迹
    C. 美好
    D. 未来

  2. 诗中提到的“虞兮”是指什么? A. 一首歌
    B. 一位美女
    C. 一种情感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贺铸与李白的作品,均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显豪放,而贺铸则显得沉郁且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文章和研究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宝剑歌 见山台 见山台 西亭春望 早朝大明宫,两省僚友 赠陕掾梁宏 勤政楼观乐 赠薛瑶英 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时贬岳州司马) 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祭 日字旁的字 终复 石字旁的字 旧念复萌 攴字旁的字 煞拍 力所能任 反裘负刍 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事不关己 白字旁的字 明珠投暗 晕适 孳牧 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