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7:57
江城子(和)
无何有翁 〔宋代〕
小年底死踏槐忙。叹蝉声,早斜阳。今夕何年,白骨照沙场。天上人间都是梦,石中火,镬中汤。人如今且免秀,误才康。驰大马,试长枪。说与儿门,书里有膏梁。万万古来同一月,斫不尽广寒香。
在小年之际,脚踏槐树忙碌,叹息蝉鸣声与早已西斜的阳光。今夜是哪一年呢?白骨照耀着沙场。天上人间皆是梦,石中有火,锅中有汤。如今人们暂且免去繁华,误了才华的康宁。骑上骏马,试试长枪。告诉孩子们,书中有丰盛的美食。千古以来同一轮明月,怎能斫尽那广寒的香气。
无何有翁,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诗词风格清新、意象丰富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慨。
此诗写于宋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时间的思考。
《江城子(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战争、梦想的思索,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感。首先,诗中通过“小年底死踏槐忙”展现出节日的忙碌与人们的生活状态,接着用“叹蝉声,早斜阳”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蝉鸣与斜阳的结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白骨照沙场”这一句,直接引入了战争的主题,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死亡的无奈。接下来的“天上人间都是梦”则让人反思人生的意义,似乎在昭示着无论是高处的神仙世界还是人间百态,最终都是虚幻的梦境。结合“石中火,镬中汤”一句,诗人在此将生活的热烈与人间的温情与痛苦相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面性。
最后,“万万古来同一月”以月亮为象征,传达了时间的永恒与变迁,虽然历史不断轮回,但美好的事物却始终存在,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给人以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死亡和梦想的思考,折射出对人生短暂、历史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江城子(和)》的作者是谁?
“白骨照沙场”中的“白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广寒香”象征什么?
《江城子(和)》与《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水调歌头》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回顾,而《江城子》则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