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0:42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
偏怜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罗等舞衫。
龙麝薰多骨亦香,因经寒食好风光。
何人画得天生态,枕破施朱隔宿妆。
滴滴春霖透荔枝,笔题笺动手中垂。
天阴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小诗。
钿合重盛绣结深,昭阳初幸赐同心。
君知一夜恩多少,明日宣教放德音。
退红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娇泪半垂珠不破,恨君瞋折后庭花。
取次衣裳尽带珠,别添龙脑裛罗襦。
年来寄与乡中伴,杀尽春蚕税亦无。
画烛烧兰暖复迷,殿帏深密下银泥。
开门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
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世上闻。
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
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娥。
因将素手夸纤巧,从此椒房宠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0:42
吴姬十首 薛能 〔唐代〕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 偏怜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罗等舞衫。 龙麝薰多骨亦香,因经寒食好风光。 何人画得天生态,枕破施朱隔宿妆。 滴滴春霖透荔枝,笔题笺动手中垂。 天阴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小诗。 钿合重盛绣结深,昭阳初幸赐同心。 君知一夜恩多少,明日宣教放德音。 退红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娇泪半垂珠不破,恨君瞋折后庭花。 取次衣裳尽带珠,别添龙脑裛罗襦。 年来寄与乡中伴,杀尽春蚕税亦无。 画烛烧兰暖复迷,殿帏深密下银泥。 开门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 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世上闻。 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 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娥。 因将素手夸纤巧,从此椒房宠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全诗翻译:
夜晚重重门锁,白天也受到监视,眼神娇媚而瘦削。 偏爱自己不怕旁人嘲笑,自己拿着春罗当作舞衫。 龙麝香薰得骨头也香,因为经历了寒食节的美好风光。 谁能画出天生的姿态,枕头破了,隔夜的妆容还施着朱红。 滴滴春雨透过荔枝,笔题笺在手中垂下。 天阴无法得到君王的召见,皱着青蛾作小诗。 钿盒重重盛放绣结深,昭阳初次宠幸赐予同心。 你知道一夜的恩宠有多少,明日宣教放出德音。 退红的香汗湿透轻纱,高卷蚊帐独自斜卧。 娇泪半垂珠不破,恨你怒折后庭花。 取次衣裳尽带珠,别添龙脑香薰罗襦。 年来寄给乡中的伙伴,杀尽春蚕税也无。 画烛烧兰温暖又迷离,殿帏深密下银泥。 开门欲作清晨散去,已是明朝日向西。 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世上闻。 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 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娥。 因将素手夸纤巧,从此椒房宠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善于描绘宫廷生活和女性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女性的生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她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诗中涉及的节日和宫廷生活细节,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特点。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女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夜锁重门昼亦监”描绘了宫廷的封闭和监视,“眼波娇利瘦岩岩”则生动地刻画了女性的娇媚和瘦削。诗中还涉及了寒食节、昭阳初幸等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女性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女性在宫廷中的情感和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女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诗中涉及的节日和宫廷生活细节,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特点。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女性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女性在宫廷中的情感和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夜锁重门昼亦监”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宫廷的封闭和监视 B. 女性的自娱自乐 C. 女性的妆容 D. 宫廷的宠幸
诗中“眼波娇利瘦岩岩”中的“瘦岩岩”比喻什么? A. 女性的瘦削 B. 女性的娇媚 C. 女性的妆容 D. 宫廷的宠幸
诗中“龙麝薰多骨亦香”中的“骨亦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昭阳初幸赐同心”涉及了什么典故? A. 寒食节 B. 昭阳初幸 C. 后庭花 D. 中元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