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昌利观有怀

《过昌利观有怀》

时间: 2025-05-07 16:36:40

诗句

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

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6:40

原文展示:

过昌利观有怀 薛能 〔唐代〕 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 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

白话文翻译:

高耸入云的山峰,清澈的泉水,自从李君成仙后,还有谁能成仙呢? 我来到这里,停下马,人们会问什么呢?这里的老柏树不多,也没有种田。

注释:

  • 万仞:形容山峰极高。
  • 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 八石泉:指泉水清澈。
  • 李君仙:指传说中的仙人李君。
  • 驻马:停下马。
  • 老柏:古老的柏树。
  • 无多:不多。
  • 不种田:指这里不适合耕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薛能游历昌利观时所作,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昌利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首句以“万仞云峰八石泉”描绘了昌利观的壮丽景色,高耸入云的山峰和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第二句“李君仙后更谁仙”则表达了对仙人的怀念和对成仙的向往。后两句“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驻马于此,无人问津,老柏树不多,也没有种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万仞云峰八石泉”:描绘了昌利观的壮丽景色,高耸入云的山峰和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 第二句“李君仙后更谁仙”:表达了对仙人的怀念和对成仙的向往。
  • 第三句“我来驻马人何问”: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驻马于此,无人问津。
  • 第四句“老柏无多不种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老柏树不多,也没有种田。

修辞手法:

  • 比喻:“万仞云峰”比喻山峰极高,“八石泉”比喻泉水清澈。
  • 拟人:“我来驻马人何问”中的“人何问”拟人化,表达了诗人驻马于此,无人问津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昌利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万仞云峰”、“八石泉”、“老柏”。
  • 详细解释:“万仞云峰”象征着高耸入云的仙境,“八石泉”象征着清澈的仙水,“老柏”象征着古老和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仞云峰”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峰极高 B. 泉水清澈 C. 老柏树 D. 种田

  2. 诗中“李君仙后更谁仙”表达的是什么? A. 对仙人的怀念 B. 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C. 对种田的无奈 D. 对老柏树的喜爱

  3. 诗中“我来驻马人何问”表达了什么? A. 对仙境的向往 B. 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C. 对种田的无奈 D. 对老柏树的喜爱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超脱。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薛能《过昌利观有怀》:都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但李白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薛能则更注重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查询

书绅诗 数名诗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送韦十二丈赴襄城令三韵(柳字) 奉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之作 刘绍相访夜话,因书即事 春游茅山酬杜评事见寄 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归义兴 斗子滩 送上虞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咸的成语 酒人 六马仰秣 无事不登三宝殿 损人安己 缃奁 材茂行洁 見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气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昼思夜想 谷字旁的字 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恚骂 熏人 鬼目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