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1:57
北山结斋处,爽垲非嚣沙。开轩寻丈间,四座情誾誾。君无挟长态,我亦忘等伦。终朝究道艺,得趣何其真。一从分携去,声迹如参辰。相望远十舍,诲席无由亲。秋高鳌峰秀,得助尤清新。明珠不分锡,何以尉吾贫。
在北山建造书斋的地方,空气清新,远离尘嚣。打开窗户,空间虽小,但四座之间情意融融。您没有傲慢的态度,我也忘记了世俗的等级。整天研究道艺,乐趣是多么真实。自从分别后,我们的声音和踪迹如同参星和辰星般遥远。相隔十舍之远,无法亲自聆听教诲。秋高气爽时,鳌峰显得格外秀丽,得到助力更加清新。珍贵的明珠不分赐予,如何慰藉我的贫困。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字幼舆,号省斋,南宋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问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廖行之寄给舅氏的,表达了对舅氏的思念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中提到了分别后的遥远距离,以及对舅氏教诲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山书斋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爽垲非嚣沙”一句,既描绘了书斋的清幽,也反映了诗人远离尘嚣的心境。“终朝究道艺,得趣何其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后文通过“一从分携去,声迹如参辰”等句,表达了与舅氏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舅氏教诲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舅氏教诲的渴望。通过描绘清幽的书斋环境和分别后的遥远距离,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爽垲非嚣沙”中的“爽垲”指的是什么? A. 空气清新 B. 地势高爽 C. 尘世的喧嚣 D. 清幽的环境
诗中“声迹如参辰”中的“参辰”比喻什么? A. 相隔遥远 B. 高耸的山峰 C. 清幽的环境 D. 珍贵的物品
诗中“终朝究道艺,得趣何其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学问的追求 C. 对舅氏教诲的渴望 D. 对清幽环境的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