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时间: 2025-05-02 10:20:04

诗句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0:04

原文展示: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山间的低矮山丘,世外的景物让人心生向往。
幽香的兰花小径上,飘散着香气,槐树庭院中落下的金色阳光更显得幽暗。
山谷里风声传来,静谧而悠远,山空中月色愈发深邃。
我抛却了世俗的束缚,心中只余下那松树和桂花的清幽情怀。

注释:

  1. 返照:夕阳的余晖。
  2. :指低矮的山丘。
  3. 狎招寻:对自然景物的向往与渴求。
  4. 兰径:指兰花生长的小路。
  5. 幽珮:幽静的香气。
  6. 暗金:落日的金光透过槐树显得幽暗。
  7. 谷静:山谷里寂静无声。
  8. 樊笼:比喻世俗的束缚。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特别引用的典故,但“樊笼”一词可引申为对人世间繁杂生活的反思,意味着作者追求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宁静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骆宾王(约公元640年-684年),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诗人,以骈文和诗歌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一个夏日,诗人可能是在游山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世俗生活的纷扰,因而写下此诗,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日山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开篇“返照下层岑”,用夕阳的余晖勾勒出山川的轮廓,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接着“兰径薰幽珮”描绘了芳香四溢的小路,进一步增加了自然的细腻感;而“槐庭落暗金”则通过光影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美。随着诗句的深入,“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展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深邃。最后一句“一遣樊笼累”,则是对世俗烦恼的抛弃,表现出诗人渴望自由、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返照下层岑:描绘夕阳下的山丘,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2. 物外狎招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
  3. 兰径薰幽珮:兰花香气弥漫,使环境显得更加幽静。
  4. 槐庭落暗金:通过金色的阳光和槐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5. 谷静风声彻:山谷的宁静与风声交融,显示出自然的深邃。
  6. 山空月色深:月光照耀下的山空,显得更加深远。
  7. 一遣樊笼累:抛弃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
  8. 唯馀松桂心:最终心中只剩下对松树和桂花的热爱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通过描写风声、月色,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1.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美好。
  2. 兰花:象征高雅与清新。
  3. 松桂:象征坚韧与纯洁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返照”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夕阳的余晖
    C. 正午的光线

  2. “一遣樊笼累”的意思是?
    A. 追求名利
    B. 抛弃世俗的烦恼
    C. 留恋人间的繁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望庐山瀑布》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色与内心的寂寥感;而骆宾王的《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则强调夏日的繁盛与宁静,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两首诗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意象选择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骆宾王研究》

相关查询

延福里居,和林宽、何绍馀酬寄 喜陈先辈及第(峤) 绛州郑尚书 客舍秋晚夜怀故山 江行遇王侍御 寄罗郎中隐 辞相府(时蒙堂帖追赴阙) 酬徐正字夤 寄同年崔学士 酬俞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草木皆兵 以夜继昼 麦字旁的字 包含搬的成语 立刀旁的字 建木 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量劫 不知痛痒 止字旁的字 泥古执今 积微成著 恶直丑正 作派 筋缩 包含犀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