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0:22
点绛唇
独坐孤灯,夜来愁听更声恶。
魂销魄落。半是情牵着。
泪湿青衫,自叹鸳鸯错。
相思托。书成盈幄。
字不堪重约。
夜深人静,我独坐在孤灯下,听着难受的更鼓声,心中愁绪满盈。我的魂魄似乎都消散了,半是因为情感的牵挂。泪水湿透了我的青衫,感叹自己和爱侣的缘分错失。思念的情感托付于书信,信纸写满了相思,却承载不起重重的期盼。
作者介绍:刘建,清代诗人,其诗风格多样,善于抒情,特别是对爱情和离别的描写具有独特的深度。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夜深人静时,表达了对爱侣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清代社会中人们对情感的纠结与渴望。
《点绛唇》通过夜深独坐的场景,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人以“独坐孤灯”引入,营造出一种寂寞而忧伤的氛围。接着,通过“更声恶”的描写,表达了对夜晚无情的怨恨,夜更深,思念愈发浓厚。诗中的“魂销魄落”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感,像是情感的消逝,仿佛灵魂也被思念所侵蚀。泪湿青衫,代表着对爱恋的深刻体验,情感的真挚与刻骨铭心。
后半部分,诗人以“相思托”作为转折,虽是对思念的寄托,但字句却无法承载心中的重重期盼,显示出一种无奈和失落。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深刻地描绘了对恋人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念与无奈展开,表现了对爱恋的深切感受与对命运的无力感,传达出一种哀伤的美感。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建的《点绛唇》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词都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但刘建更侧重于深沉的愁苦,而李清照则带有更多的柔情与细腻的描写。通过不同的情感表现,展现了各自时代文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