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缠枝白

《缠枝白》

时间: 2025-05-07 17:04:33

诗句

西风顿拆晚秋葩,色映霜华与月华。

不特翠枝柔猗傩,更饶绿叶密交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4:33

原文展示:

缠枝白
作者: 史铸 〔宋代〕

西风顿拆晚秋葩,
色映霜华与月华。
不特翠枝柔猗傩,
更饶绿叶密交加。

白话文翻译:

在西风的吹拂下,晚秋的花朵纷纷凋零,
它们的色彩映衬着霜的洁白和月光的清辉。
不仅仅是翠绿的枝条柔美而且繁茂,
更增添了绿叶的密集和交错。

注释:

  • 顿拆:突然凋落,形容秋风的猛烈。
  • 晚秋葩:晚秋的花朵,这里指的是秋天末期的花。
  • 色映霜华与月华:花的颜色映衬着霜的光泽和月光的洁白。
  • 翠枝:绿枝,形容树枝的颜色。
  • 柔猗傩:柔美而繁茂的样子。
  • 密交加:茂密交错,形容绿叶的层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铸,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在观察自然变化时的感受。秋天是一种收获与凋零并存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缠枝白》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晚秋的情景。诗的开头便以“西风顿拆晚秋葩”引入,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伴随着秋风的,是花朵的凋零,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色映霜华与月华”描绘了花瓣在霜和月光下闪烁的美丽,形成了一幅清冷而美丽的画面。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也突出了秋天的冷清。

在后两句中,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秋天的另一种美:“不特翠枝柔猗傩,更饶绿叶密交加。”这里,诗人不仅描写了翠绿的枝条,更强调了绿叶的繁密交错,展现了秋天的丰盈与生命的延续。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既有凋零的悲伤,也有生机的希望,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顿拆晚秋葩”:西风的猛烈使得秋天的花朵突然凋零,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 “色映霜华与月华”:花的颜色在霜和月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鲜明,展现出秋天的冷峻与美丽。
  • “不特翠枝柔猗傩”:不仅仅是翠绿的枝条显得柔美。
  • “更饶绿叶密交加”:更是绿叶的茂密交错,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繁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霜华”和“月华”比拟花的美丽,增加了诗的意象。
  • 对仗:前后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秋天的美与哀,表达了对生命轮回和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了凋零与变迁。
  • 晚秋葩: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霜华:象征清冷的美丽,突显秋天的孤寂。
  • 翠枝与绿叶:象征生命的繁盛与希望,展现出自然的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风顿拆晚秋葩”的意图是什么?

    • A. 描述春天的来临
    • B. 表达秋天的凋零
    • C. 赞美夏日的繁盛
  2. 诗中提到的“霜华与月华”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命的繁荣
    • B. 秋天的寒冷与美丽
    • C. 春天的朝气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渴望
    • B. 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 C. 对夏天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史铸的《缠枝白》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凋零之美,而后者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盼望。两首诗在意境上截然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生命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基础》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姑苏杂咏 寒泉(在支硎山) 过北塘道中(四首) 剡原九曲(九首) 甫里即事四首 其三 效香奁体二首 兵后出郭 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 过野寺次韵徐廉使琰旧题 得故人书知未入京因寄 晓步园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顺 腼颜事仇 报务 马糊 穴宝盖的字 西字头的字 久惯牢成 大字旁的字 亡国之臣 十字旁的字 包含不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一鸟入林,百鸟压音 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掠考 切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