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1: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1:23:56
忆归休上越王台,
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
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
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
年年争发被春催。
我在越王台上回忆归去的心情,
回乡的思绪在高处难以抑制。
身为客人正值无雁飞过的时节,
故乡谁又能说有书信传来呢?
城头的角声早已吹散了霜寒,
城外的潮水依旧荡漾着月光。
我的心如同百花般绽放却未能实现,
年年春来争先恐后地催促着我。
曹松的《南海旅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开篇即以“忆归”引入,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表现出强烈的思乡之情。诗中描绘的越王台,既是一种地理坐标,也是一种情感寄托,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与怀念。接着,曹松用“无雁处”来传达身处异乡的孤寂,诗人在异地他乡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随着诗情的发展,角声的吹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霜尽则暗示着寒冷的过去已经过去,新的月光照耀着大地,给人以希望。最后的“心似百花开未得”,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推向高潮,表达了渴望与未能实现的无奈,正如春天的到来,虽然催促着花开,却难以实现心中渴望的归属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越王台”象征什么?
“心似百花开未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无雁处”指的是什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