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3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35:57
渔父歌
作者: 张志和 〔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谿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在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流水中,鳜鱼正肥。
渔夫戴着青箬笠,穿着绿蓑衣,斜风细雨中不必回家。
钓台上的渔父披着褐色的外衣,几只小船在水面划行。
他能灵活地掌舵,习惯了顺流而下,长江的白浪他从不忧虑。
在霅溪湾里有位钓鱼的老翁,舴艋船是他的家,来回西东。
江边雪花飘落,岸边风吹拂,他笑着收衣,不在意贫穷。
松江的蟹舍里,主人欢快地招待,菰饭和莼羹一同分享。
枫叶纷纷落下,芦花干枯,他醉卧渔舟中,丝毫不觉得寒冷。
青草湖上月正圆,巴陵的渔父在划船时唱着歌。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中,不用依赖仙人。
作者介绍
张志和,字子常,唐代诗人,生于今湖南省,擅长诗歌,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渔夫生活,展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渔父歌》创作于唐代,正值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在渔舟中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渔夫生活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休闲文化。
《渔父歌》是一首描绘渔夫生活的诗,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渔夫的闲适。诗中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渔父在自然中的自由自在。开头几句以“西塞山前白鹭飞”引入,迅速构建出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而“桃花流水鳜鱼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丰盛与生机,渔夫的生活与自然的富饶相得益彰。诗中“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更是表达了渔父对生活的淡泊与洒脱,面对细雨与风的侵扰,他毫不在意,反而享受这种自然的惬意。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渔父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渔夫的乐趣与对生活的满足。无论是“笑著荷衣不叹穷”,还是“醉宿渔舟不觉寒”,都表明了渔父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这首诗中,渔夫并没有因贫穷而感到困扰,相反,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快乐与安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现了渔夫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渔父的生活展开,表现了自然的美、生活的乐趣,以及对自由与淡泊生活的向往。通过渔父的形象,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自然背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渔父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渔父歌》的作者是谁?
诗中“青箬笠,绿蓑衣”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述渔父心态的句子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渔父歌》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但张志和更倾向于展现田园渔夫的宁静生活,而李白则更强调雄伟的山水与个人的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呈现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渔父歌》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