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10
兰蕙质,玉貌擅才华。
绮思未能抛槛外,
孤芳终惜劫尘沙。
何苦著袈裟。
这位女子如兰似蕙,天生的品德与才华无与伦比,貌美如玉。她的绮丽构思无法抛弃围墙之外的束缚,孤傲的花儿终究要惋惜被尘世所困。何必苦苦地披上袈裟,选择出家。
“兰蕙质”与“玉貌”均为古代文人对女子品德与容貌的赞美常用语,体现了古代对女性的审美理想。袈裟则是佛教的象征,暗示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追求。
作者介绍:张珍怀,近代诗人,作品多关注女性的情感与命运,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地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对《红楼梦》中妙玉这一角色的深刻理解与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她们内心的挣扎。
这首诗描绘了妙玉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她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兰蕙质,玉貌擅才华”展现了她的才情与美貌,但随之而来的“绮思未能抛槛外”则反映了她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的渴望。妙玉渴望超脱,却又被世俗所困,最终选择了孤芳自赏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美。最后一句“何苦著袈裟”引发人们对出家修道的思考,是否真的能逃避世俗的烦恼。这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深刻,展现了作者对妙玉命运的同情与思考,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表现出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以及对世俗困扰的无奈。
诗词测试:
“兰蕙质”中“兰”与“蕙”象征什么?
诗中“孤芳终惜劫尘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何苦著袈裟”中的“袈裟”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