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40
忆江南 咏梳
修琢巧,犀象并檀槽。
掠遍香丝珂响细,
飏凭纤手月痕高。
红浸半规潮。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精巧的梳子,其材料是犀牛角和檀香木。梳子在轻柔的手中滑动,发出细腻的声音,宛如飘扬的月影。梳子的颜色如红色的潮水,浸染了半边的弯曲。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梳子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当时社会对细致工艺的追求与欣赏,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日常生活美的关注。
黄琬璚,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美的追求。其诗风清新雅致,常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
《忆江南 咏梳》是一首赞美梳子的诗,表达了对精美工艺品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女性对美的追求与生活情趣。
这首《忆江南 咏梳》以极具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把精美的梳子,展示了作者对工艺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美的欣赏。全诗通过简练的字句,传达出梳子在使用过程中的轻盈与细腻,尤其是“掠遍香丝珂响细”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梳子与头发接触时发出的轻柔声响,仿佛让人听到了那种如丝般的细腻感受。
整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梳子的精致与自然的柔美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韵律的美感。特别是“飏凭纤手月痕高”一句,既是对梳子轻盈姿态的描写,又象征着女性的优雅与柔美。这种将日常用品与自然意象结合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最后,通过“红浸半规潮”这一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梳子的美丽外观,更将其与自然的潮水相联系,展现出一种生动而富有活力的美感。这种结合不仅让人感受到梳子的优雅,也反映了女性在生活中的一种温柔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梳子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关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品质的重视。
诗中所用的材料有哪些?
A. 木材
B. 瓷器
C. 犀牛角和檀香木
D. 金属
“飏凭纤手月痕高”中的“月痕”主要象征什么?
A. 光明
B. 优雅
C. 忧伤
D. 速度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审美
C. 对历史的追溯
D. 对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