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三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三》

时间: 2025-05-07 16:32:51

诗句

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

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

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

南枝倦飞翼,凭为寄归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2:51

原文展示:

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
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
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
南枝倦飞翼,凭为寄归音。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色彩渐浓,草地也开始生长;然而春寒依旧,柳树还未绿阴。
在蓝天之下,我向着栈道而行,清澈的水面荡漾着我的衣襟。
后方的行船,寄托着我何等的期盼,前面的旗帜,似乎在诉说着我的心意。
南边的鸟儿已疲倦于飞翔,寄托在它们身上的,便是我对归乡的思念。

注释:

  • 草将深:草的生长已接近茂盛的状态。
  • 春寒柳未阴:春天的寒冷依然存在,柳树还没有完全长出叶子,未形成阴影。
  • 青天指行栈:在蓝天之下,我指向那行走的栈道。
  • 渌水荡离襟:清澈的水波荡漾着我的衣襟,表达出一份闲适的心情。
  • 后乘何为托:后面的船只,寄托着我什么样的希望。
  • 前旌喻此心:前面的旗帜似乎在传达我的心意。
  • 南枝倦飞翼:南方的鸟儿已疲倦于飞翔。
  • 凭为寄归音:它们的归来寄托着我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镇(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诗词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在成都守任期间,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绪。四川的自然景色和人情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灵感源泉,诗中充满了对春意的细腻描写和对归乡的深切渴望。

诗歌鉴赏: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其三》是一首细腻而又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开头的“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以生动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草的生长与寒冷的对比,既有春天的生机,又透出一丝寒意,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多变与无常。接下来的“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悠闲的心境,水波荡漾,衣襟轻拂,给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作者的心境逐渐显露出一种惆怅与思念。“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中的“托”与“喻”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也隐含着一种无奈。鸟儿的“倦飞翼”象征着对归乡的向往与疲惫,最终将情感升华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色草将深:描写春天时草木生长的景象。
    • 春寒柳未阴:春寒之下,柳树尚未繁茂,表达了春天的迟缓。
    • 青天指行栈:在蓝天之下,诗人向着栈道前行,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渌水荡离襟:清澈的水波轻轻荡漾,映衬出诗人的宁静心情。
    • 后乘何为托:后面的船只寄托了诗人的期待与思念。
    • 前旌喻此心:前面的旗帜似乎在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 南枝倦飞翼:南方的鸟儿已疲倦,象征着归乡的渴望。
    • 凭为寄归音:鸟儿的归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色与生长的草相联,表现春天的景象。
    • 拟人:用“倦飞翼”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增强思乡情怀。
    • 对仗:在“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中,前后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悠然与惆怅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春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象征着柔美与春天的温暖,但因未发芽而暗示着春的迟缓。
  • 青天: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渌水:象征着清澈与宁静,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 南枝:代表鸟儿的归宿,与诗人的归乡愿望相呼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寒柳未阴”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春天来了
    B. 春天的寒意与春天生长的迟缓
    C. 柳树已经长满了叶子
    D. 春天是温暖的

  2. 诗中的“倦飞翼”指的是: A. 飞翔的鸟儿
    B. 疲惫于飞翔的鸟儿
    C. 归乡的鸟儿
    D. 休息的鸟儿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与思乡,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范镇的诗则细腻温婉。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感受,但白居易更侧重于送别的情感,而范镇则是思念的延续。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苏幕遮 卖花声 苏幕遮 闰七月转热,闲居即事 苏幕遮 送春寄子潇 苏幕遮 苏幕遮 立春 苏幕遮 其二 苏幕遮 劝船户 苏幕遮 新春遣怀 苏幕遮 丙子春道出京门,誓流送别,江头赋此志感 苏幕遮 其三 池上独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包含掺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钺的词语有哪些 文才武略 卜字旁的字 低唱浅斟 短暂 齐字旁的字 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盛况空前 尾生丧身 贝字旁的字 包含眺的词语有哪些 日已三竿 主辱臣死 氏字旁的字 着手回春 通陈 鸟惊鱼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