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1:53
原文展示:
呈晦庵二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不上龙门五过秋,袖诗还是觅扁舟。 胡然贫病祇如昔,听尔行藏随所由。 未厌室人能我谪,故防知己作公羞。 孟郊五十酸寒尉,想见溧阳神尚游。
白话文翻译:
没有登上龙门已经过了五个秋天,我依然带着诗篇寻找小船。 为何贫穷和疾病依旧如昔,任由你行踪不定,随遇而安。 未能满足家中人的责备,因此要防止知己让我感到羞愧。 孟郊五十岁还是个酸寒的小官,可以想象他在溧阳的神情依旧游离。
注释: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赵蕃写给晦庵的,晦庵可能是他的朋友或同僚。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到了孟郊的境遇,可能是借此表达自己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不上龙门五过秋”,用“龙门”比喻高官显位,暗示作者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已经过了五个秋天。第二句“袖诗还是觅扁舟”,表明作者依然带着诗稿,寻找隐逸或游历的机会,显示出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第三、四句反映了作者的贫困和疾病依旧如昔,但他任由自己行踪不定,随遇而安。第五、六句提到家中人的责备和知己的羞愧,显示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两句提到孟郊的境遇,可能是借此表达自己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孟郊的同情和理解。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龙门”比喻什么? A. 高官显位 B. 隐逸生活 C. 文学追求 D. 贫困疾病
诗中的“袖诗”指的是什么? A. 随身携带的诗稿 B. 隐逸的愿望 C. 贫困的生活 D. 官职低微
诗中的“孟郊”指的是谁? A. 唐代诗人 B. 宋代诗人 C. 高官显位 D. 隐逸生活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