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3:16
门巷欢呼十里村,腊前风物已知春。
两年池上经行处,万里天边未去人。
客鬓花身俱岁晚,妆光酒色且时新。
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乐的村庄,门前巷口欢声笑语,腊月前的景象已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虽然我在池边漫步已经有两年,但远方的天边依然没有人到达。客人的鬓发、身姿已经显得苍老,但妆容和酒色却依然是新的。海云桥下的溪水如镜子般清澈,别再用帽子和围巾去照耀路上的尘埃。
范成大(1126-1193),字季明,号石湖,江苏常州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琐事,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临近岁末时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描绘村庄的欢乐和自然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门巷欢呼十里村”以热烈的场景引出,描绘出村庄的生机与活力,生动地呈现了腊月的热闹。接下来的“腊前风物已知春”则用自然的变化暗示了新生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客鬓花身俱岁晚,妆光酒色且时新”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诗人在岁末的聚会中,虽然感叹岁月的无情,却依然热爱当下的美好。
最后两句“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则以清澈的溪水意象,表现出诗人对生活清净的追求,劝诫人们不要被世俗的瑣事所困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在欢快的氛围中,思考着生命的流逝,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腊前”指的是哪个节气?
A. 春节
B. 冬至
C. 腊月
D. 秋分
“海云桥下溪如镜”中的“镜”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A. 清澈
B. 美丽
C. 宁静
D. 反射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对世俗琐事的淡泊?
A. 村庄
B. 酒色
C. 清溪
D.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