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3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0:27
浣溪沙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昨夜春寒透锦茵。
博山香烬懒重熏。
沉思前梦恍疑真。
玉勒风前嘶远道,
宝钗楼上锁轻尘。
看花垂泪忆归人。
昨夜春寒透过华丽的锦被。
博山的香火懒得再点燃。
我沉思着过去的梦境,恍惚之间似乎觉得是真的。
玉勒在风中嘶鸣,仿佛是在远道而行,
宝钗楼上锁住了轻轻的尘埃。
看着花儿,我不禁流泪,想念归来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字梦熊,号梦云,擅长诗词,风格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寒时节,诗人可能正处于思乡之情的困扰中,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与对某特定人的思念。
《浣溪沙》是一首表现思乡情怀与梦境交错的词作。开篇以“昨夜春寒透锦茵”描绘了春夜的寒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博山香烬懒重熏”暗示了内心的疲惫与失落,香火的残烬似乎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已成往事,不再追寻。接下来的“沉思前梦恍疑真”则揭示了诗人对梦的沉思,梦境与现实的模糊让人感到无奈。
“玉勒风前嘶远道”展现了远行的马匹在风中嘶鸣,似乎带来了远方的消息,而“宝钗楼上锁轻尘”则描绘了楼阁之上静谧的场景,轻尘锁住的是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看花垂泪忆归人”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在花前流泪,思念归来的人,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寒夜晚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深邃,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思念与孤独,展现了在春寒之夜,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归来亲人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博山香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香料
C. 一种饮料
“看花垂泪忆归人”的意思是什么?
A. 看花流泪思念亲人
B. 看花开心快乐
C. 看花不再思念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A. 春寒、玉勒、轻尘
B. 花、香火、楼阁
C.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思乡情怀,但风格更为细腻柔和;而陈方恪的《浣溪沙》则通过意象的叠加展现了思念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