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16
鹧鸪天·赠景山
君自高吟我放歌。
珊瑚击碎意云何。
春山还在斜阳外,
秋雨偏惊落叶多。
杯纵饮,剑横磨。
狂名赢得未蹉跎。
论交廿载心期在,
莫向风尘怨逝波。
你在高歌吟唱,我却在这里放声歌唱。
打碎的珊瑚让我思绪纷杂,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春天的山景仍在斜阳之外,
而秋雨却偏偏让落叶飘零得更多。
杯中美酒尽情畅饮,剑上锋芒静静打磨。
虽然获得了狂妄的名声,却也未曾迷失时光。
交情已经二十载,心中期盼依旧在,
不要因为风尘而怨恨逝去的波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这首词中,诗人提到的“二十载”可能指的是与朋友的交情深厚,表达了对友谊持久的珍视。同时,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如“春山”、“秋雨”则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人生的变迁与情感的流动。
作者介绍:
朱荫龙(1865-1933),字子贞,号青松,晚号梅溪,近代诗人,曾任教职,精通诗词,风格多样,兼具传统与创新。
创作背景:
《鹧鸪天·赠景山》创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厚的情感为基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以“君自高吟我放歌”引出,强调两人处于不同的表达状态,形成一种对比,既有独立又有共鸣。接着的“珊瑚击碎意云何”则通过自然物象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显示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疑惑。
“春山还在斜阳外,秋雨偏惊落叶多”描绘了春秋交替的自然景象,暗示人生的变化与流逝。这里的“斜阳”与“秋雨”不仅是时间的象征,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
后面几句“杯纵饮,剑横磨”则转向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尽情享受生活的冲动,并反思了名声对个人价值的影响。最后两句以“莫向风尘怨逝波”作为结尾,传达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淡然态度,劝诫人们珍惜当下,不必对过去有所怨恨。
整首词既有对友谊的歌颂,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富有深度和韵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淡然。诗人在自然景象中寻找内心的平衡,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二十载”指的是:
A. 交情的年限
B. 生活的岁月
C. 诗歌写作的年限
D. 自然的变化
诗中提到的“春山”象征:
A. 忧伤
B. 希望与生机
C. 逝去的岁月
D. 友谊
“杯纵饮,剑横磨”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B. 对名声的追求
C. 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D. 对友情的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朱荫龙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考,而苏轼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与自然的感悟。两者皆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