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41
鹧鸪天
作者: 况周颐 〔清代〕
苦恨花枝照酒杯。
名花谁见老风埃。
凭伊满地飘红雨,
消得春人爱惜来。
惊岁晚,又春回。
伤心长是强颜开。
芙蓉城阙知何处,
说到神仙事可哀。
全诗翻译:
我苦恨那花枝倒映在酒杯中,
有名的花儿谁见过在岁月的风尘中老去?
只因为她满地飘落的红雨,
使得那些春天里的人才会珍惜而爱惜。
惊叹年岁已晚,又春天回归,
伤心的我常常是强颜欢笑。
芙蓉城的城阙究竟在何方,
提到神仙的事让人感到悲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芙蓉城阙”中的“芙蓉”指的是长沙,古人对其美丽的赞美。而“神仙事”则隐喻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衬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况周颐(1641年-1715年),字承宣,号非缨,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雅致的诗句闻名,尤其擅长词曲。
创作背景:
在清代后期,社会动荡,诗人常以花鸟、春秋等意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此诗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流逝时光的惋惜。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以“苦恨花枝照酒杯”引入,瞬间给人一种深切的哀伤。这里的“花枝”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青春的代表,酒杯则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醉生梦死。接着提到“名花谁见老风埃”,用名花的衰老来引发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叹,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忧伤。
在“凭伊满地飘红雨,消得春人爱惜来”中,红雨象征着花瓣的飘落,暗示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脆弱,而“春人”则是那些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的人,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的无奈感慨。后面几句“惊岁晚,又春回”再次强调时间的悖论,虽然春天又回来了,但却无法弥补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最后两句“芙蓉城阙知何处,说到神仙事可哀”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芙蓉城的遥远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而“神仙事可哀”则是对现实的无情揭示,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青春、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况周颐
D. 白居易
“苦恨花枝照酒杯”中的“酒杯”象征什么?
A. 美酒
B. 短暂的人生
C. 欢乐时光
D. 友情
诗中提到的“芙蓉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沙
B. 北京
C. 苏州
D. 杭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鹧鸪天》的诗意、背景及其所传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