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4:04
裂石为关似洞门,
天慳神秀此相分。
不曾临涧先眠石,
未暇登峰且看云。
鸟哢只从中界断,
松声专许上方闻。
谁人更似周征士,
不怕钟山孔氏文。
这关口像是用石头裂开的洞门,
天地间的神秀在这里恰好分开。
我没有在溪边停留,便在石上安然入睡,
未曾有时间去登高峰,只想看那浮云。
鸟鸣声只从中间传来,
松树的声音专门允许从上方听到。
谁又能像周征士那样,
不惧怕钟山孔氏的文采呢?
王履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明中期,擅长写山水诗,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石关》创作于王履游历山川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文人风雅的思考。
《石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王履通过描写石关的形态以及周围的景色,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首句“裂石为关似洞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奇特景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诗人感叹天地神秀的无情分隔,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惋惜。
诗中“未暇登峰且看云”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诗人并不急于攀登高峰,而是选择静静欣赏云朵的变幻,这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恰恰反映了王履的文化修养与人生观。最后两句提到周征士与钟山孔氏文,既是对古代文人的追慕,也是对当下自我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精神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文人风雅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文人精神的崇敬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裂石为关似洞门”中的“关”指什么?
A. 门
B. 关口
C. 山
D. 河
诗中提到的“周征士”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周公
B. 诸葛亮
C. 孔子
D. 荀子
“未暇登峰且看云”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A. 急于求成
B. 悠然自得
C. 忧虑烦恼
D. 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