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书

《读书》

时间: 2025-04-30 15:30:22

诗句

拭却韦编尘,衣冠对古人。

著来皆肺腑,道破益精神。

把斧樵珠玉,恢纲网凤麟。

拟将半尺帚,匝地扫荆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0:22

原文展示:

拭却韦编尘,衣冠对古人。 著来皆肺腑,道破益精神。 把斧樵珠玉,恢纲网凤麟。 拟将半尺帚,匝地扫荆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擦拭掉古书上的尘埃,身着衣冠面对古人。写出来的都是肺腑之言,道破了更能振奋精神。拿着斧头去砍伐珍贵的珠玉,恢复纲常捕捉凤凰麒麟。打算用半尺长的扫帚,彻底扫除地上的荆棘和杂草。

注释:

字词注释:

  • 韦编:古代用牛皮绳编连的竹简,这里指古书。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或学者。
  • 肺腑:比喻内心深处的话。
  • 道破:说破,揭示真相。
  • 樵:砍伐。
  • 珠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 恢纲:恢复纲常,指恢复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 凤麟:凤凰和麒麟,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 拟:打算。
  • 匝地:遍地。
  • 荆蓁:荆棘和杂草,比喻障碍和困难。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把斧樵珠玉,恢纲网凤麟”可能暗指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捕捉或培养杰出的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在文学上主张“性灵说”,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和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袁宏道对于古代文化和道德的尊重,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和发扬古代的优秀传统和文化。诗中表达了他对于清理社会弊端、恢复道德秩序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擦拭古书、面对古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继承的决心。诗中的“著来皆肺腑,道破益精神”显示了作者写作的真诚和深刻,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振奋人心。而“把斧樵珠玉,恢纲网凤麟”则展现了作者的抱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捕捉或培养杰出的人才。最后两句“拟将半尺帚,匝地扫荆蓁”则象征性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彻底清除社会障碍和困难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改革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拭却韦编尘”:擦拭掉古书上的尘埃,象征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2. “衣冠对古人”:身着衣冠面对古人,表示对古人的敬仰和学习。
  3. “著来皆肺腑”:写出来的都是肺腑之言,显示写作的真诚和深刻。
  4. “道破益精神”:道破了更能振奋精神,强调真理的力量。
  5. “把斧樵珠玉”:拿着斧头去砍伐珍贵的珠玉,比喻通过努力获取珍贵的东西。
  6. “恢纲网凤麟”:恢复纲常捕捉凤凰麒麟,表示恢复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培养杰出人才。
  7. “拟将半尺帚”:打算用半尺长的扫帚,象征彻底清除障碍。
  8. “匝地扫荆蓁”:彻底扫除地上的荆棘和杂草,表示清除社会弊端和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把斧樵珠玉”中的“樵”字,比喻通过努力获取珍贵的东西。
  • 象征:如“拟将半尺帚,匝地扫荆蓁”中的“半尺帚”和“荆蓁”,象征彻底清除障碍和困难。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和发扬古代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清除社会弊端,恢复道德秩序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韦编:古书,象征古代文化。
  • 衣冠:士人的服饰,象征学者或士人。
  • 肺腑:内心深处的话,象征真诚和深刻。
  • 斧:努力和行动的象征。
  • 珠玉:珍贵的东西,象征价值和美好。
  • 凤麟: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象征理想和追求。
  • 半尺帚:彻底清除障碍的工具,象征决心和行动。
  • 荆蓁:障碍和困难,象征社会弊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拭却韦编尘”中的“韦编”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用牛皮绳编连的竹简 B. 现代书籍 C. 纸张 D. 木板 答案:A

  2. 诗中“著来皆肺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写作态度? A. 随意 B. 真诚和深刻 C. 敷衍 D. 虚伪 答案:B

  3. 诗中“把斧樵珠玉”中的“樵”字是什么意思? A. 砍伐 B. 收集 C. 保护 D. 隐藏 答案:A

  4. 诗中“恢纲网凤麟”中的“凤麟”象征什么? A. 普通的事物 B. 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C. 困难 D. 障碍 答案:B

  5. 诗中“拟将半尺帚,匝地扫荆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决心? A. 放弃 B. 妥协 C. 彻底清除障碍和困难 D. 逃避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袁宏道的《石公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 袁宏道的《题临安邸》: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改革的期望。

诗词对比:

  • 与袁宏道的《石公山》相比,这首诗更侧重于文化和道德的继承与改革,而《石公山》则更多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收录了袁宏道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 《明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与作品。

相关查询

淮信贺滕迈台州 献淮南李相公 平戎(时谏官谕北虏未回,天德军帅请修城备之) 降虏 赠天卿寺神亮上人(师不下寺已五年) 送僧归庐山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经汉武泉 长信宫(一作孟迟诗) 泗上奉送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万里长征 睽辞 同义 艸字旁的字 说古谈今 釆字旁的字 剖心泣血 民怨盈涂 包含鹃的词语有哪些 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停办 鰕胊 域中 庶民子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