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怀作

《感怀作》

时间: 2025-05-10 13:09:48

诗句

閒适鱼归水,孤羁鸟怯飞。

寒江粘戍艘,贾俗厌儒衣。

失路于人左,贪生学道非。

无才甘自弃,不是怨知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3:09:48

原文展示:

感怀作 閒适鱼归水,孤羁鸟怯飞。 寒江粘戍艘,贾俗厌儒衣。 失路于人左,贪生学道非。 无才甘自弃,不是怨知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悠闲自在的鱼儿回到了水中,孤独羁绊的鸟儿害怕飞翔。 寒冷的江面上,战船粘滞不前,商人们厌倦了儒生的衣着。 迷失了方向,被人们所忽视,贪图生存而学习道术并非我所愿。 没有才华甘愿自我放弃,并非怨恨知音稀少。

注释: 字词注释:

  • 閒适:悠闲自在。
  • 孤羁:孤独羁绊。
  • 怯飞:害怕飞翔。
  • 寒江:寒冷的江面。
  • 粘戍艘:战船粘滞不前。
  • 贾俗:商人。
  • 厌儒衣:厌倦儒生的衣着。
  • 失路:迷失方向。
  • 于人左:被人们所忽视。
  • 贪生学道非:贪图生存而学习道术并非我所愿。
  • 无才:没有才华。
  • 甘自弃:甘愿自我放弃。
  • 怨知希:怨恨知音稀少。

典故解析:

  • 无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意象表达内心世界。此诗反映了作者在社会中的孤独感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感到社会地位低下,个人才华未被认可之时,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鱼归水”与“鸟怯飞”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鱼归水象征着自在与归属,而鸟怯飞则反映了作者的孤独与不安。诗中“寒江粘戍艘”与“贾俗厌儒衣”进一步以社会现象为背景,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最后两句“无才甘自弃,不是怨知希”则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即使才华未被认可,也甘愿自我放弃,而非怨恨知音稀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閒适鱼归水,孤羁鸟怯飞。——通过鱼与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自在与孤独。
  2. 寒江粘戍艘,贾俗厌儒衣。——以社会现象为背景,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3. 失路于人左,贪生学道非。——表达了作者迷失方向,被忽视的感受,以及对贪图生存的不认同。
  4. 无才甘自弃,不是怨知希。——总结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即使才华未被认可,也甘愿自我放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鱼与鸟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 象征:鱼归水与鸟怯飞象征着自在与孤独。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社会中的孤独感与对自我价值的思考。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归水:自在与归属。
  • 鸟怯飞:孤独与不安。
  • 寒江粘戍艘:社会现象的象征。
  • 贾俗厌儒衣:对现实的不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閒适鱼归水”象征着什么? A. 自在与归属 B. 孤独与不安 C. 社会现象的象征 D. 对现实的不满

  2. 诗中“孤羁鸟怯飞”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自在与归属 B. 孤独与不安 C. 社会现象的象征 D. 对现实的不满

  3. 诗中“无才甘自弃,不是怨知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B. 对现实的不满 C. 对贪图生存的不认同 D. 对知音稀少的怨恨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袁宏道的其他诗作,如《秋日偶成》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在社会中的孤独感,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小除夕僧寺写忧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访成都望江楼 水调歌头 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 水调歌头·三楚诗书帅 水调歌头(寿常州刘守) 水调歌头·岁晚念行役 水调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唱对台戏 钳钳 面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浃月 正经八本 讲古论今 私字儿的字 包含翮的词语有哪些 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砰硼霍落 九五之尊 意想不到 违枉 意气高昂 绞丝旁的字 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鹰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