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34
梦想流人紫塞边,每依雁候祝南旋。
不图真有珠还日,始信非无羝乳年。
人痛嵇康罹横夭,天哀李燮予生全。
乡音无改容颜肖,破涕应知慰九泉。
梦想着流亡的人在紫塞边缘,每当雁阵飞来时就祝愿它们南归。
没想到真的有珠子归来,才相信这世间并非没有羝羊的乳汁。
人们痛惜嵇康遭遇的横祸,天也为李燮的生辰而悲哀。
故乡的声音没有改变,容颜依旧,哭泣时想必能知晓我对九泉的慰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潘耒(公元 1864-1921),字仲明,号梅溪,清代诗人,擅长诗词,有着浓厚的民族情怀和家国情怀。他的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及对逝者的哀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潘耒在辽左(今东北地区)流亡期间,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历史上遭遇不幸人物的哀悼,反映出他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感受。
《吴圣玉归自辽左志喜二首 其一》是潘耒在流亡生涯中创作的一首充满感情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在乱世中归来的喜悦。这种思乡之情与对友人的期盼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核心情感。
开头两句通过“梦想”和“雁候”两种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切期盼。雁阵的回归成为了诗人心中希望的象征,寄托了对南方安宁生活的向往。第三句突然转向,提到“珠还日”,象征着友情的珍贵和难能可贵的归来,这种转折令人感受到一丝惊喜和感动。
接下来的描述则引入了历史人物的悲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沉重。嵇康与李燮的典故引发人们对历史的回望和对忠臣孝子的同情,这种感慨在诗的后半部分得到了深化。最后两句,强调了乡音和容颜的无改,诗人用“破涕”来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怀念与慰藉,暗示即使身处异地,情感依然能够跨越生死的界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表现出对友人的珍惜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情感丰富而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对历史悲剧的哀悼展开,表现出在动荡时代中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塞”指代什么地方?
A. 南方
B. 边疆
C. 北方
“珠还日”象征什么?
A. 友情的回归
B. 财富的回归
C. 知识的回归
诗人对嵇康的态度是?
A. 赞美
B. 痛惜
C. 冷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