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4:35
暂系金狨陪法从,长骑秧马杂耕夫。
今红琥珀来村店,昔紫驼峰出御厨。
阙里尚延瞽师冕,法筵谁起躄浮图。
莫欺残秃毛锥子,几度曾将敕尾涂。
暂时把金色的猿猴系在一旁,跟随法师,骑着秧马的农夫们在耕作。
今天红色的琥珀来到了村里的商店,往昔紫色的骆驼峰出现在皇宫的厨房。
皇宫内仍然邀请盲人来主持法事,谁来设立这个浮动的法坛呢?
不要欺负那秃头的毛锥子,他曾几次用皇命的尾巴为他涂抹。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子元,号松隐,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词、诗。其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绘富贵与贫困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与无奈。
《三和 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社会批判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富贵与贫贱之间的鲜明对比。开头两句通过“金狨”和“秧马”的对比,暗示了社会地位的悬殊,富贵的象征与辛勤劳作的农民形成强烈反差。接下来的句子提到琥珀与骆驼峰,进一步强调了物质财富的变化与流转。
在诗的中后部分,诗人引入了皇宫中的盲人法师,暗示着即使在权威和仪式之中,也存在着失去视力的人,这不仅是对社会现状的讽刺,也隐含了对人性的思考。最后两句的“残秃毛锥子”则是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与呼吁,表现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怜悯与关怀。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富贵的警惕,也有对贫贱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社会的富裕与贫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诗词测试:
“金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劳动
B. 财富与地位
C. 贫穷
诗中提到的“秧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宝石
B. 一种农用马
C. 皇宫的马
诗人对“残秃毛锥子”的态度是什么?
A. 轻视
B. 同情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