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8:39
贺新凉·竹根滩即景
作者:常燕生 〔近代〕
箫鼓喧清夜。渐向晚溽风收谢,素灵潇洒。
偷取浮生闲半日,来看鱼龙游冶。正水态山容如画。
应似浮江漂断叶,问几年长共船和马。
容冉冉,暗销也。夜阑旅舍垂灯下。
有何人胡琴幽怨,瘦枝低亚。
顷刻惊雷催震电,扫尽蚊蝇世界。
又卧听飘风吹瓦。一日天心已数变,
况百年人事营营者。寻暮景,惜长夏。
夜晚的箫声和鼓声喧闹不已。渐渐地,晚上的湿气和热风逐渐消退,清凉的气息如素雅的灵气。
我偷得浮生闲适的半天时光,来这里观看水中鱼儿和龙舟的游乐。水波荡漾,山色如画。
这情形仿佛是浮江上漂浮的断叶,不知要多少年才能与船和马长久相伴。
时光慢慢流逝,渐渐消失了。夜阑时分,在旅舍的灯下。
谁在低声弹胡琴,发出幽怨的曲调,瘦弱的枝条低垂。
忽然一声惊雷,电光闪烁,驱散了蚊蝇的烦扰。
我又躺下,听着风吹动屋顶瓦片的声音。一天的时光已然变幻,
更何况是百年的人世间繁忙呢?我在寻找黄昏的美景,眷恋这漫长的夏天。
作者介绍:常燕生,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富有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反映出对过往时光的珍惜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贺新凉·竹根滩即景》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夜晚的音乐、风的变化以及对水面与山色的描绘,展示了一个清新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前两句通过“箫鼓喧清夜”引入,营造出热闹的氛围,接着“渐向晚溽风收谢”一句,表现出夜晚的逐渐清凉,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随后,诗人以“偷取浮生闲半日”表达对悠闲时光的向往,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接下来的“正水态山容如画”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诗中“问几年长共船和马”的自问自答,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夜阑时分,诗人转向个人情感的描写,胡琴的幽怨声和低垂的枝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顷刻惊雷催震电”,突如其来的雷雨打破了宁静,象征着生活中的变幻无常。
最后,诗人总结道“一日天心已数变”,不仅反映了自己的思考,也传达出对人世间繁忙的无奈与感慨。诗中对美好夏日的珍惜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渐向晚溽风收谢”意指什么?
“偷取浮生闲半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惊雷”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