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13
贺新凉·廿三年五十初度书怀
作者:马叙伦 〔近代〕
放眼春如许。却堪怜三分春色,二分归去。
任道浮生能百岁,半已匆匆虚度。
算只为儒冠相误。一向糊涂何用说,
要从今料理前头路。勿草草,重新错。
情怀更与东风诉。有梅花山国水绕,
愿为涣父。不学磻溪垂钓者,
只钓旗常钟鼓。得几尾戋戋鲵鲋,
换取布衣蔬食足,便收纶买醉斜阳渡。
人与我,两无忤。
放眼望去,春光如此迷人,然而只可惜三分的春色已然逝去,另外两分也要归去。
纵使有人说浮生可以活百岁,但其中已有一半匆匆虚度。
这算是因为读书人的身份而被误导了,过去的糊涂话何必再说,
从今往后要认真处理眼前的道路,不要草草了事,再次犯错。
我的情怀还要向东风倾诉。梅花在山间,河水环绕,
我愿意成为涣父(指陶渊明的隐者)。
我不想学习磻溪的钓者,只希望能钓到有声有色的钟鼓。
即便钓得几条小鱼,换来一身布衣和足够的蔬菜,
我便收拾渔具,醉卧在斜阳的渡口。
人与我,彼此之间再无隔阂。
作者介绍:马叙伦(1889年-1969年),字梦白,号青霞,近现代诗人、书法家和学者,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与创作。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马叙伦五十岁之初,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正值人生的转折点,情感深沉而真挚。
这首词通过对春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开头“放眼春如许”,春天的美好让人留恋,但紧接着“却堪怜三分春色,二分归去”,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作者以儒生的身份反思过去的虚度时光,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规划。
词中提到“情怀更与东风诉”,显示了他对自然的依恋与对情感的诉说。后半部分,作者希望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追求简朴的生活,渔钓于自然之中,只求一份宁静与满足。“人与我,两无忤”则表明他与周围人和谐相处,心境的安宁与自在。整首词在形式上简洁流畅,情感深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规划,强调珍惜眼前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马叙伦的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惋惜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向往
D. 以上皆是
“愿为涣父”中的涣父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诸葛亮
C. 屈原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戋戋鲵鲋”象征着什么?
A. 丰富的生活
B. 简单的生活
C. 复杂的情感
D. 忙碌的工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