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25
多景楼
——陈允平
怀古心情独倚楼,
荻花枫叶满江秋。
地雄吴楚东南会,
水接荆扬上下流。
铁瓮百年春雨梦,
铜驼万里夕阳愁。
西风历历晓吹雁,
又带边声过石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倚靠在楼上,怀念历史的情感。江边秋天的景色中,荻花和枫叶交相辉映。东南地区的雄伟地势是吴国和楚国的汇聚之处,水流连接着荆州和扬州的上下游。百年来的春雨如梦,仿佛是铁瓮中的梦境;而铜驼则象征着万里之遥的夕阳愁绪。西风吹来,清晨的雁阵飞过,带来了边疆的声音,穿越了石头的回响。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怀古思今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善用意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登高望远之际,感受到的历史沉淀与自然景色交融,表达了对过往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思考。
《多景楼》是陈允平的一首抒情诗,整首诗以“楼”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在高处俯瞰江河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意象,展现了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怀念与现实的忧虑。开头两句“怀古心情独倚楼,荻花枫叶满江秋”,表现了诗人站在高楼上,眼前的秋色唤起了他对往事的追忆。江边的荻花与枫叶不仅描绘出浓厚的秋意,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接着,诗人提到“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流”,历史的地理背景让人感受到壮观与辉煌,而如今的水流却是依旧流淌,连接着过去与现在。通过“铁瓮百年春雨梦,铜驼万里夕阳愁”,诗人把梦和愁结合,传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感伤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西风历历晓吹雁,又带边声过石头”,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受,西风与雁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意境,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历史意蕴,引导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古今的思考与生命的感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荻花”和“枫叶”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宁静与凋零
C. 夏天的繁盛
D. 冬天的寒冷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历史的怀念?
A. 西风
B. 铜驼
C. 荻花
D. 江水
诗中提到的“铁瓮”象征着什么?
A. 梦与现实的交织
B. 历史的辉煌
C. 自然的美好
D. 生命的短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高处的景色与内心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与陈允平的《多景楼》相比较,二者都体现了对秋天的感慨,但王之涣更注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色,而陈允平则更强调历史的沉甸甸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