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7:02
《踏莎行 春夜写怀》
作者: 李雯 〔清代〕
绿染荒丘,红愁古戍,好春断送斜阳路。
天边遗下碧桃花,人间竞买珊瑚树。
芍药香消,青梅酸破,这回难写风流句。
灯前尚爱墨花浮,明知宿业相缠处。
这首词描写了春夜的情景,作者在荒凉的丘陵上看到绿色的草木,心中却有着对古老城堡的愁苦,感慨春光即将消逝。天边的碧桃花残留着美丽,人们却在争相购买珍贵的珊瑚树。芍药的香气已经消散,青梅的酸味令人失落,这一回难以写出动人的诗句。灯下仍然喜爱那些墨迹浮动的花,但明白自己的命运与过去纠缠不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雯是清代的女词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小受到良好的诗词教育。她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作者在春夜的寂静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她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纠结。
《踏莎行 春夜写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李雯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夜的美丽与无奈。诗中,绿染的荒丘和古戍的红愁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历史的沉重。随着春季的逝去,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失落,这种情感在“好春断送斜阳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天边遗下碧桃花,人间竞买珊瑚树”两句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短暂美丽的珍惜,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忽略了自然的真实与纯粹。而“芍药香消,青梅酸破”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时光的依依惜别。
最后,灯下的“墨花浮”一语,回归到书写与创作本身,显示了作者对诗文的热爱与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词在春夜的静谧中,交织着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夜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奈,既有对自然美的热爱,也有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踏莎行 春夜写怀》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李雯
D. 白居易
“绿染荒丘”中“绿”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青梅酸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忧愁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踏莎行 春夜写怀》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