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28
吴苑莺花,越溪烟雨,湖山风月谁为主。
本图弦管送年华,那期笳鼓成羁旅。
似旧楼台,依然云树,游人只当看花去。
绿杨三百九十桥,无桥不是相思处。
在吴地的花园中,莺鸟歌唱,越溪上烟雨朦胧,湖光山色由谁主宰呢?
本来是想借着乐器送走光阴,谁知笳鼓的声响却成了流亡的伴侣。
看那旧日的楼台,仍然在云树之间,游人们只当是来欣赏花景而已。
那绿杨树下有三百九十座桥,没有一座桥不是思念之处。
张祥龄,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踏莎行 答文叔问送别即用其韵》是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的春日风光与人们内心的情感交织。首句“吴苑莺花,越溪烟雨”,将读者带入一个鸟语花香、烟雨朦胧的江南画卷,瞬间唤起人们对春天的美好向往。接下来的“湖山风月谁为主”,则引发了对人生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本图弦管送年华,那期笳鼓成羁旅”,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原本想用音乐送别美好时光,却不知乐声成了流亡的伴侣,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接着“似旧楼台,依然云树”,旧楼台依旧矗立,象征着记忆的永恒,然而游人却只顾欣赏花景,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短暂享受与忽略深层情感的无奈。
最后一句“绿杨三百九十桥,无桥不是相思处”,以桥作为象征,表达了在每一座桥上都蕴藏着思念,彰显了离愁别绪的深厚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相思之苦。整首诗情景交融,细腻动人,深刻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绿杨三百九十桥”主要象征什么?
“湖山风月谁为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