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哭女菱

《哭女菱》

时间: 2025-05-06 17:45:57

诗句

夜堂娇语坐生嚬,眉目分明画里身。

谁遣一朝为骨肉,极知千古共埃尘。

回头尚觉呼名误,入想犹疑见面真。

漫抚哀琴不成调,他年空忆辨弦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5:57

原文展示:

哭女菱 李东阳 〔明代〕

夜堂娇语坐生嚬,眉目分明画里身。 谁遣一朝为骨肉,极知千古共埃尘。 回头尚觉呼名误,入想犹疑见面真。 漫抚哀琴不成调,他年空忆辨弦人。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厅堂中,娇嫩的话语声让人皱眉,她的眉目清晰如同画中人。 是谁让她一朝成为我的骨肉,我深知她将与我一同归于尘土。 回头时仍觉得呼唤她的名字是错误的,心中想象时仍怀疑见面的真实性。 随意抚弄哀伤的琴却不成调,将来只会空自回忆辨认琴弦的人。

注释:

  • 夜堂:夜晚的厅堂。
  • 娇语:娇嫩的话语声。
  • 坐生嚬:因听到娇语而皱眉。
  • 眉目分明:形容面貌清晰,如同画中人。
  • 骨肉:指亲人,这里特指女儿。
  • 千古共埃尘:指人终将死去,归于尘土。
  • 呼名误:呼唤名字时感到不真实。
  • 入想:心中想象。
  • 见面真:怀疑见面的真实性。
  • 漫抚:随意抚弄。
  • 哀琴:哀伤的琴声。
  • 不成调:指琴声不和谐,不成曲调。
  • 辨弦人:指能辨认琴弦的人,这里指女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为悼念已故女儿而作。诗中充满了对女儿的深切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无限眷恋和生死离别的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哀痛之情贯穿始终,通过对女儿生前形象的描绘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尽悲痛。诗中“夜堂娇语坐生嚬”一句,以娇嫩的话语声引出对女儿的回忆,而“眉目分明画里身”则进一步以画中人的形象来比喻女儿的美丽。后两句“谁遣一朝为骨肉,极知千古共埃尘”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无奈和对女儿的深切怀念。结尾的“漫抚哀琴不成调,他年空忆辨弦人”更是以琴声不成调来象征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法释怀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堂娇语坐生嚬”:夜晚的厅堂中,娇嫩的话语声让人皱眉,这里通过对声音的描写引出对女儿的回忆。
  2. “眉目分明画里身”:她的眉目清晰如同画中人,这里用画中人的形象来比喻女儿的美丽。
  3. “谁遣一朝为骨肉”:是谁让她一朝成为我的骨肉,这里表达了对女儿的深切怀念。
  4. “极知千古共埃尘”:我深知她将与我一同归于尘土,这里表达了对生死的无奈和对女儿的深切怀念。
  5. “回头尚觉呼名误”:回头时仍觉得呼唤她的名字是错误的,这里表达了对女儿的无法释怀的思念。
  6. “入想犹疑见面真”:心中想象时仍怀疑见面的真实性,这里表达了对女儿的无法释怀的思念。
  7. “漫抚哀琴不成调”:随意抚弄哀伤的琴却不成调,这里以琴声不成调来象征诗人内心的痛苦。
  8. “他年空忆辨弦人”:将来只会空自回忆辨认琴弦的人,这里表达了对女儿的无法释怀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眉目分明画里身”,用画中人的形象来比喻女儿的美丽。
  • 拟人:如“夜堂娇语坐生嚬”,将娇语声拟人化,使其具有情感。
  • 对仗:如“回头尚觉呼名误,入想犹疑见面真”,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已故女儿的深切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诗人通过对女儿生前形象的描绘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无限眷恋和生死离别的哀伤。

意象分析:

  • 夜堂:夜晚的厅堂,象征着孤独和寂静。
  • 娇语:娇嫩的话语声,象征着女儿的温柔和可爱。
  • 画里身:画中人的形象,象征着女儿的美丽和永恒。
  • 哀琴:哀伤的琴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法释怀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眉目分明画里身”一句,用什么来比喻女儿的美丽? A. 画中人 B. 花中仙 C. 月下影 D. 镜中像 答案:A

  2. 诗中“极知千古共埃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无奈? A. 生死 B. 离别 C. 孤独 D. 遗忘 答案:A

  3. 诗中“漫抚哀琴不成调”一句,用什么来象征诗人内心的痛苦? A. 琴声 B. 琴弦 C. 琴谱 D. 琴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东阳《哭女菱》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但李东阳的诗更加注重对女儿生前形象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李东阳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 长相思 一月廿三日山中始见桃花 长相思 长相思 柬晓蔷弟 长相思 盼二妹不至 长相思 其二 长相思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 长相思 月夜看花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掩面而泣 包含暧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克勤克俭 爻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满眼韶华 誓天断发 猒当 骁桀 人仰马翻 无抵扛 朽桩 相室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