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楼春

《玉楼春》

时间: 2025-05-07 19:38:53

诗句

金花盏面红烟透。

舞急香茵随步皱。

青春才子有新词,红粉佳人重劝酒。

也知自为伤春瘦。

归骑休交银烛候。

拟将沈醉为清欢,无奈醒来还感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8:53

原文展示:

《玉楼春》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金花盏面红烟透。
舞急香茵随步皱。
青春才子有新词,
红粉佳人重劝酒。
也知自为伤春瘦。
归骑休交银烛候。
拟将沈醉为清欢,无奈醒来还感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的聚会场景,金色的酒杯中透出红色的烟雾,舞者的动作急促,香气弥漫,随着她的舞动,草地上微微皱起。青春的才子吟诵着新词,红颜知己不断劝酒。虽然知道自己因心中伤春而显得瘦弱,但归骑却不愿再等候银烛点亮。想要借醉酒来寻求快乐,却无奈醒来后仍旧感受到旧日的忧伤。

注释:

  • 金花盏:金色的酒杯。此处用来形容酒的华美。
  • 舞急:形容舞者舞动得很急促。
  • 香茵:指芳香的草地。
  • 红粉佳人: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重劝酒:反复劝喝酒。
  • 伤春:因春天来临而感到的忧伤。
  • 归骑:指归途上的骑士。
  • 银烛:指点燃的蜡烛,象征着夜晚的气氛。
  • 沈醉:沉醉于酒中。
  • 清欢:指清净的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以散文和词为主,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开创了“婉约”风格,富有情感,贴近生活。欧阳修的作品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气息和人们的情感。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宋代,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借酒助兴,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叹。诗中的聚会场景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闲适与乐趣,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展现了诗人在春日聚会中所感受到的快乐与忧愁。词的开头通过“金花盏面红烟透”生动地描绘了酒宴的热闹场景,金色的酒杯映衬着红色的烟雾,给人以华丽的感受。接着,舞者的急促舞姿与草地的轻微皱褶形成了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生命的美好。

而“青春才子有新词,红粉佳人重劝酒”则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当时文人雅士与美丽女子之间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词人对“伤春”的感悟逐渐显露,显示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拟将沈醉为清欢,无奈醒来还感旧”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试图借酒消愁,却发现即使醉酒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忧伤,表达了一种对生活无奈的感慨,深刻而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花盏面红烟透:酒杯金色,酒中烟雾透出红色,营造出热闹的饮酒场景。
  • 舞急香茵随步皱:舞者在香草地上舞动,草地因舞动而轻轻皱起。
  • 青春才子有新词:年轻的才子吟唱着新作的词。
  • 红粉佳人重劝酒:美丽的女子不断劝酒,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 也知自为伤春瘦:虽然知道自己因伤春而显得瘦弱。
  • 归骑休交银烛候:离去时不愿再等候点亮的蜡烛。
  • 拟将沈醉为清欢:想借酒醉来寻求快乐。
  • 无奈醒来还感旧:但醒来后仍感受到旧时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杯比作“金花盏”,展现华丽。
  • 拟人:如“香茵随步皱”,赋予草地以生命。
  • 对仗:如“青春才子有新词,红粉佳人重劝酒”,结构对称,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日聚会的欢愉与内心的忧伤,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青春的怀念,传达了对旧日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花盏:象征奢华与享乐,暗示聚会的热闹。
  • 红烟:象征美好与短暂的快乐。
  • 青春才子:代表文化与才华,体现士人的风雅。
  • 红粉佳人:象征青春与美丽,代表爱情与温情。
  • 银烛:象征夜晚与浪漫,暗含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楼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欧阳修
    c) 苏轼
    d) 杜甫

  2. 诗中“金花盏面红烟透”主要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春天的花园
    b) 酒宴的热闹
    c) 舞者的舞姿
    d) 夜晚的星空

  3. 诗中提到的“红粉佳人”指的是? a) 年轻美丽的女子
    b) 春天的花朵
    c) 声音悦耳的歌声
    d) 绚丽的酒杯

答案:

  1. b) 欧阳修
  2. b) 酒宴的热闹
  3. a) 年轻美丽的女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欧阳修与李清照的词风比较: 欧阳修的《玉楼春》偏向于描绘春日的欢愉与内心的感慨,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多地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渴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西江月(送公棠戎) 卜算子(用前韵弟藻次日又设酒) 卜算子(寿族弟藻夫妇八十) 西江月(书怀) 庆春泽 江城子(重午书怀) 浪淘沙(与前人) 青玉案(次韵戴时芳) 大酺(寿王修斋枢密) 青玉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据结尾的成语 调停两用 面字旁的字 散耍 包含效的词语有哪些 七折八扣 公墓 不稂不莠 刀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唯妙唯肖 居亭主 男婚女聘 硫酸钡 刷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