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凉闻寇 其三

《秋凉闻寇 其三》

时间: 2025-05-06 18:14:14

诗句

袅袅凉风起白波,萧萧寒露湿青萝。

长贫莫笑犹衣结,远戍遥怜有荷戈。

人马骤闻喧海市,女牛犹忆望星河。

年前已自忧多事,不似年来事更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4:14

原文展示

袅袅凉风起白波,
萧萧寒露湿青萝。
长贫莫笑犹衣结,
远戍遥怜有荷戈。
人马骤闻喧海市,
女牛犹忆望星河。
年前已自忧多事,
不似年来事更多。

白话文翻译

凉风轻轻地吹起了白色的波浪,
寒露萧萧湿润了青色的藤萝。
长久的贫困不必嘲笑我依旧穿着旧衣,
远方的戍楼遥遥令人怜惜,手持长矛。
马匹和人突然听见海市的喧闹,
牛儿仍旧怀念仰望星河的日子。
去年已自忧虑许多事情,
今年的事情却更是多得无法承受。

注释

字词注释:

  • 袅袅:形容轻柔、缭绕的样子。
  • 白波:指波浪,白色的波浪。
  • 萧萧:形容寒冷的声音或情景。
  • 青萝:青色的藤萝植物。
  • 长贫:长期贫困。
  • 荷戈:手持武器,形容戍守的士兵。
  • 海市:指市场,喧闹的声音。
  • 女牛:母牛,象征安宁和往日的平静。
  • 星河:指星空,象征美好回忆。

典故解析:

  • 荷戈:古代士兵多持兵器,指戍守边疆的军人,常用以表现战争与守卫的生活。
  • 星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夜空的美丽,象征着思乡与怀旧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锜,明代诗人,字子英,号恭甫,晚号竹窗,生于明万历年间。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对时事的关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在明代,社会动荡不安,陈锜的诗作常反映出他对社会、历史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本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凉爽的时节,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忧思。

诗歌鉴赏

《秋凉闻寇 其三》通过描绘秋季的凉风与寒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开头的“袅袅凉风起白波”,生动地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轻柔的风与波浪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萧萧寒露湿青萝”,寒露的降临使环境变得更加清冷,青萝的湿润则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长贫莫笑犹衣结”,这句表达了长时间贫困的苦涩与无奈,诗人不希望被人嘲笑,显示出对生活的无奈和抵抗。“远戍遥怜有荷戈”,则将视线转向远方的戍楼,表达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离愁与苦痛。

后面的几句描绘了生活的喧闹与牛儿的怀念,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年前已自忧多事,不似年来事更多”,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力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秋天的意象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社会的关注,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秋风轻柔,带来波浪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第二句:寒露湿润了藤萝,展现了秋季的寒冷与自然的变化。
  • 第三句:表达对贫困生活的无奈与自嘲,不希望被他人笑话。
  • 第四句:对戍边士兵的同情,暗示战争带来的牺牲和牵挂。
  • 第五句:人和马在市场的喧闹中突然被惊醒,表现生活的繁杂。
  • 第六句:牛儿怀念仰望星空的日子,象征着对往日宁静生活的向往。
  • 第七、八句:反思过去一年中所经历的忧虑,感叹生活的复杂与困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艰辛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深刻的意象。
  • 拟人:牛儿“犹忆”表现了动物的情感,使诗歌更具人性化。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秋凉的意象,通过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忧虑,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主题深刻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风:象征着秋季的来临,带来凉意与思考。
  • 白波:表现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寒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青萝: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变化。
  • 荷戈:代表战争与守护,表现出对戍守生活的同情。
  • 星河:象征着梦想与美好的回忆,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袅袅凉风起白波”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长贫莫笑犹衣结”中‘长贫’的意思是什么?
    A. 长期富裕
    B. 长期贫困
    C. 长期快乐
    D. 长期忧愁

  3. 诗中提到的“荷戈”指的是什么?
    A. 农民
    B. 士兵
    C. 商人
    D. 渔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秋思》 by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情景,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念。
  • 《秋思》:表现了秋天对游子思乡情感的深刻表达。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秋天的不同感受与思考,丰富了秋季意象的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些书籍提供了有关明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诗及其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兄赴饶 社日 寄赵紫芝 大慧禅塔 晚眺 初夏环秀庵即事 秋斋夜坐 过朱阳仲墓 读陈白沙诗 不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豸字旁的字 膏腴子弟 包含窍的词语有哪些 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滓的词语有哪些 劳逸结合 十字旁的字 香药 示字旁的字 于呼哀哉 小麦 舒头探脑 爪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眉飞目舞 碎身糜躯 四大皆空 倚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