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33
作者: 施枢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柳蒙耳暗凌波路。烟飞惨淡平楚。七香车驻猊环掩,遥认翠华云母。芳景暮。鸳甃悄铢衣来按飞琼舞。凄凉洛浦。渐玉漏沈沈,清阴满地,乘月步虚去。销凝处。谁说三生小杜。翔螭声断箫鼓。情知禁苑酥尘涴,羞与倡红同谱。春几度。想依旧苔痕长印唐昌士。风流千古。人在小红楼,朱帘半卷,香注玉壶露。
在柳树的遮蔽下,暗淡的波路让我感到耳边的静谧。烟雾飘散,平楚的景色显得惨淡。七香车停在了掩映的环形亭子旁,远远可以辨认那翡翠般的华盖,像是云母般闪烁。在芳香的景色渐渐暗淡的暮色中,鸳鸯的翅膀轻柔地舞动,仿佛在轻轻拨动着琴弦。洛浦的凄凉景象逐渐显露,时间像玉漏一样缓缓流逝,清冷的影子满地,月光下我悄然离去。谁能说小杜诗人的三生三世不值得追忆?那悠扬的笛声已然断绝。心中明白禁苑里的细腻尘埃,羞于与红颜共谱乐章。春天过去了几度?想来那苔痕依旧长印着唐昌士的足迹。风流千古,人在小红楼中,朱帘半卷,香气注入玉壶,露水轻盈。
作者介绍: 施枢,字梦得,号青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景象,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缅怀。
此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悠远的思绪。开篇以“柳蒙耳暗凌波路”引入,便呈现出一种朦胧而又静谧的氛围,柳树的遮挡与波路的隐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接下来的描写中,七香车的驻足与翠华的遥认,将高贵与优雅融入到哀愁的氛围中,形成强烈的对比。
词中多次提到“凄凉”与“清阴满地”,这种意象不仅描绘出自然的冷清,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追忆。尤其是“情知禁苑酥尘涴,羞与倡红同谱”,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之间,诗人似乎找到了某种自我安慰。
结尾部分“人在小红楼,朱帘半卷,香注玉壶露”,则是在浓厚的愁绪中带出一丝生动的气息,仿佛在提示读者:即使在孤独中,生活的美好依然存在,朱帘半卷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过往的感叹,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柔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香车”象征什么?
“柳蒙耳”中的“柳”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清阴满地”反映了什么样的氛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枢的《摸鱼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刻画。施枢的词更加强调了自然景色与内心孤独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