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8:22
沧浪
作者: 施枢 〔宋代〕
长史遗踪二百年,
直教名字到今传。
渚香细浥莲须雨,
野色轻团竹尾烟。
但得幽情关水石,
何须隐迹痼林泉。
客中正有尘缨在,
来此清游亦是缘。
这首诗描绘了自古以来的名士风范,长史的遗迹至今已两百年,然而其名字依然流传不衰。岸边的花香细雨润湿了莲花的须根,野外的景色轻轻缠绕着竹子的尾端,如烟雾般飘渺。只要心中有幽静的情感与水石相连,何必隐居在深山林泉之中?在尘世中正有繁华与烦忧,但来到这里的清游也是一种缘分。
作者介绍:施枢,字承基,号东庐,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抒发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施枢的隐逸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士之风的追忆,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思考。
《沧浪》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长史遗迹的追忆,引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开篇提到“长史遗踪”,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浮与时间的流逝,然而“名字到今传”则显示出诗人对历史名人的敬仰与追随。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渚香细浥莲须雨”和“野色轻团竹尾烟”的美丽景象,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更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宁静与淡泊。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幽情的渴望,认为只要心中有情,便无需隐居深山,彰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世的独到理解。
在尾声中,诗人提到“客中正有尘缨在”,表明即使身处繁华,来此清游也是一种缘分,暗示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展现了宋代文人理想的人生观。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真挚流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名士的敬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与对生命缘分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史”指的是哪类官员?
A. 文书官员
B. 军事将领
C. 皇帝
D. 地方官员
诗中“渚香细浥莲须雨”描绘的意境是?
A. 繁华的市街
B. 宁静的水边
C. 高山雪景
D. 繁花似锦
诗人认为隐居在深山中是否必要?
A. 必要
B. 不必要
C. 不确定
D. 视情况而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沧浪》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魅力与深意。